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1篇
电工技术   169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6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特高压真型塔操作冲击放电电场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鉴于研究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对于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开发了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并建立了双通道的电场测量系统。利用球板间隙冲击电场对测量系统进行了校验,并且用冲击信号均匀电场考察了测量系统的时域波形性能,证明了测量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冲击信号具有较小的误差和良好的时域特性。利用该系统在特高压真型酒杯塔中相塔窗内开展了操作波放电电场测量实验,得到了电场峰值和波形,并与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电晕、流注和先导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电集成电场测量系统可以用于特高压长空气间隙放电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2.
输电线路雷电防护技术研究(二):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曾嵘  何金良  陈水明 《高电压技术》2009,35(12):2910-2916
防雷分析是对线路防雷性能和各种防雷措施效果进行评价的基础及防雷决策与设计的前提。为此,讨论了国内外输电线路防雷分析方法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特别研究了输电线路的雷电反击特性和绕击特性分析方法及其综合应用,提出了适当的线路防雷分析计算模型和方法。研究表明:在输电线路反击特性分析时,应建立充分反映输电线路雷电暂态特性的全波过程分析方法,绕击分析则应根据电压等级的不同选用电气几何模型、先导发展模型和分形模型。防雷分析应充分考虑微地形及雷电区域特性的影响,综合评估不同区域线段的防雷特性。  相似文献   
103.
750kV同塔双回输电路相序排列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相序排列方式对线路的电磁环境和防雷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以750 kV兰州东一平凉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为例,计算了同塔双回、每回竖直排列线路各种相序排列方式线路的导线表面场强、地面电场、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电晕损失、反击跳闸率等线路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参数.结果表明:两回线路以ABC/ABC和ABC/BAC相序排列时线路电磁环境最好、电晕损失最低:而ABC/ABC和ABC/ACB两种相序排列的双回反击跳闸率远高于其他相序排列方式.因此从改善线路电磁环境、降低电晕损失、改善防雷性能几方面出发,建议同塔双回、每回竖直排列线路尽量采用ABC/BAC相序排列方式.  相似文献   
104.
高压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实际线路参数及实测数据,文章比较了常见的无线电干扰经验计算公式间的差异。在介绍激发函数法计算无线电干扰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激发函数之间的差异。讨论了无线电干扰限值标准与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并分析了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的可能来源,指出土壤电阻率、导线表面场强等对计算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短尾波下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实验及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短尾波下空气间隙的放电特征,通过PSCAD/EMTDC仿真了雷击过程中绝缘子串电压的仿真波形,发现仿真波形与标准双指数波在上升时间和波尾时间上均有较大差异。通过改装冲击电压发生器,得到了与实际作用在绝缘子两端的电压波形比较接近的短尾冲击电压波。0.5~1.4m长棒板空气间隙在短尾波作用下放电特性的试验及数据分析表明:其放电电压显著高于标准波作用下的对应值,正极性冲击放电电压差别可达40%。最后分析了先导模型参数对结果的影响,利用实验结果结合先导发展判据,计算了适用于短尾波仿真的先导发展参数。  相似文献   
106.
冻土冲击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的输变电工程经过多雷的永冻土地区,了解冻土的冲击特性是输变电工程雷电防护的基础。该文通过试验方法对冻土的起始击穿场强进行研究,并对温度、水分、含盐量等因素对冻土的起始击穿场强的影响规律进行探讨,同时结合土壤导电机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解释。以水平接地体为例说明温度对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试验表明,土壤的起始击穿场强随着温度、含水量以及含盐量的升高而降低;接地体的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冲击系数却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7.
电磁兼容浪涌脉冲校准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电磁兼容领域中建立浪涌电压校准系统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对其中的关键部件EMC标准电阻电压分压器建立了等效的性能分析模型,给出了相应的等效电路,并据此建立了EMC冲击电压校准系统.  相似文献   
108.
瞿丹  邹祥富  曾嵘  陆遥  张强 《天然气工业》2014,34(Z1):176-178
封隔式高压尾管悬挂器由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自主研发,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尾管悬挂固井,实现尾管柱的整体高压密封和尾管与上层套管环空的高压封隔。通过高磨地区40余井次的应用,效果较佳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有效解决了喇叭口窜气、喷涌问题;同时,也为不留上塞的尾管固井、大幅减少作业时间、助推固井提速降本增效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9.
在智能反射表面(RIS)场景下的零前缀正交频分复用(ZP-OFDM)系统中由于反射元件系数转换引起的等效信道时变,其破坏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正交性并产生严重的子载波间干扰(ICI)。该文通过构建该场景下的系统传输模型,通过分析ICI功率和对反射元件系数转换时变特性进行建模,利用构建子载波间干扰抑制矩阵对ICI进行补偿,抑制由于反射系数变化造成的等效时变信道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子载波间干扰得到了有效抑制,该文提出的干扰抑制算法对于系统的传输性能有较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0.
采用PXI总线数据采集系统和PLC,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某型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测控系统。采用触摸屏取代了传统的实物控制面板,并且多个控制界面可以随发动机状态自动切换;采用TCP/IP以太网通信协议,实现了PLC、串口设备以及工业控制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将测试和控制信息融合在一起;详细分析了试车需求,实现了测量参数校准/标定,数据采集、监控、存储、分析处理,试车报表整理输出,试车工艺提示等多种功能。调试和运行表明,系统配置灵活、工作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完全满足某型航空发动机试车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