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64篇
机械仪表   109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电化学腐蚀法制备微细群圆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微细群圆柱结构电化学腐蚀加工法及其形状和尺寸控制方式。根据电化学腐蚀基本原理,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群圆柱电化学腐蚀加工过程中的电场分布,优化设计阴极形状。开展了电化学腐蚀法制备微细群圆柱结构的工艺试验,获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2.
设计了特殊的电铸装置,开展了喷管形薄壁回转体零件的镍锰合金电铸试验。试验中发现电铸层发生开裂现象,通过分析与成分测试找出了电铸层开裂的原因是阳极镍块中的杂质锌进入电铸层而造成的。向电解液中加入除杂质剂后,解决了电铸层的开裂问题,可稳定地得到完好的电铸件。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掌握脉动态电解加工多物理场耦合机制,针对直流电解加工和脉动态电解加工两种加工模式建立了包含电场、流场、传热和气泡的数学模型来开展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加工间隙下多物理场耦合作用对电流密度分布的影响,通过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4.
将La2O3纳米颗粒添加到氨基磺酸镍镀液中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Ni-La2O3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复合镀层中La2O3含量的影响,分析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最佳工艺为电流密度2A/dm^2、镀液温度50℃、搅拌速度800r/min、镀液中La2O3含量30g/L;与纯镍镀层相比,复合镀层表面平整光滑、组织致密均匀;其显微硬度也高于纯镍镀层,并随着复合镀层中La2O3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35.
发动机叶片电解加工阴极设计有限元数值解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志永  朱荻  孙春华  王蕾 《中国机械工程》2004,15(13):1151-1154
以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加工区域内的电场分布模型和阴极、阳极需要满足的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法对复杂边界曲面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的特性,将加工区域离散后逐层求解极间间隙内的电位分布,将有限元数值解法成功地运用到加工叶片的工具阴极的设计中,从而获得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阴极。  相似文献   
36.
徐惠宇  朱荻 《中国机械工程》2004,15(21):1912-1915
以某辐射状分布微细群缝结构的电解加工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电解液、工件材料、加工速度等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结合研制的加工电极设计流场分布,优化加工参数,实现了以较高的效率加工出缝宽小至0.27mm的微细群缝结构,缝宽一致均匀,加工稳定性和重复性均好。  相似文献   
37.
航空发动机叶片竹节孔加工及传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利用电解加工法在航空发动机叶片上加工带肋冷却孔(竹节孔)的工艺方法,对其加工设备和电极制作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实验同时分析了加工参数如加工电压、电解液种类和浓度、加工材料等对冷却孔成形的影响。并结合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竹节孔对涡轮叶片冷却效果的改善,对影响传热的参数,如传热系数与努赛尔数Nu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8.
精密模具电铸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电铸技术在精密模具制造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脉冲电流对小模数塑料齿轮模具型腔铸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可以显著改善模具型腔的铸层质量,提高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3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Ni-SiC复合电沉积工艺参数优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峰  朱荻  曾永彬 《功能材料》2004,35(3):383-384,388
在复合电沉积工艺中,通过优选工艺参数可以获得纳米颗粒复合量较高的复合沉积层,以使其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本文运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对复合沉积层中纳米颗粒复合量有较大影响的各工艺参数,然后用BP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处理。预测并得到较正交试验法所得最优工艺水平组合时复合量更高的复合沉积层,同时对所得复合沉积层进行了表面形貌观察和能谱分析。  相似文献   
40.
为了更好地控制镍锰合金的电铸过程、获得质量较好的电铸层,利用冲液式电铸沉积单元进行了镍和镍锰合金的脉冲电铸对比试验.试验发现,镍锰合金电铸时阳极上会产生疏松的黑色附着层.对提取的黑色粉末用扫描电镜进行能谱分析可知,该黑色附着层中含有较多的Mn和O,较少的Ni和很少的S.经化学分析和电化学理论分析可知,黑色附着层的成分为阳极上Mn2 发生氧化反应所形成的MnO2和阳极钝化所形成的少量Ni2O3.采取正确的过滤和沉淀措施后阳极黑色附着层对镍锰合金电铸过程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