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05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浓缩鲜荔枝果汁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用鲜牛奶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加入浓缩鲜荔枝果汁配制而成的荔枝乳酸饮料的研制工艺。它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特殊的典型性风味,比牛奶更易为人体吸收,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很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22.
端羟基液体丁腈橡胶增塑氢化丁腈橡胶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核磁共振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和材料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端羟基液体丁腈橡胶增塑氢化丁腈橡胶的结构与性能,并与增塑剂TP-95、TP-90 B及TP-759的增塑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端羟基液体丁腈橡胶增塑氢化丁腈橡胶后,一方面起到了与TP-95、TP-90 B和TP-759类似的增塑作用,如降低了混炼胶的...  相似文献   
23.
不饱和阳离子水性聚氨酯改性蒙脱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出一种不饱和水基阳离子聚氨酯树脂(UCWPU),以其作为插层剂并采用超声波助混技术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改性,通过阳离子交换制备出含有不饱和官能团的活性有机蒙脱土(OMMT)。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广角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热失重分析(TGA)和显微电泳法等检测手段分别对改性后蒙脱土的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蒙脱土层间距由原来的1.21nm增大到2.13nm,阳离子聚氨酯改性的蒙脱土粒子电性显正电。FT—IR和TGA测试结果表明UCWPU分子链稳定存在于蒙脱土层问。  相似文献   
24.
聚氨酯/丁腈橡胶互穿网络型吸水膨胀橡胶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丁腈橡胶与高吸水树脂(SAP)、增强剂、聚乙二醇(PEG)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在开炼机上充分混合,在高温下PEG和MDI发生逐步聚合反应,与丁腈橡胶原位互穿,得到互穿网络型吸水膨胀橡胶(IPN-SWR)。研究了聚氨酯(PU)用量对互穿网络型吸水膨胀橡胶的机械性能和吸水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U含量升高,橡胶的机械性能下降,吸水速率加快,最大质量膨胀倍率(ΔWe)先升高后降低,质量损失率降低,循环测试次数越高,膨胀性能下降,质量损失率变小。同种材料的胶筒制品的膨胀速率远远小于试片的膨胀速率。  相似文献   
25.
以低聚物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1,4-丁二醇为扩链剂,采用自乳化法制备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HTBN)改性阳离子聚氨酯树脂;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N-甲基二乙醇胺、1,4-丁二醇为原料制备封端交联剂,二者混合、分散后进行电泳成膜.探究了HTBN的用量、软段种类、树脂与交联剂的比例以及中和度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HTBN和PTMG-1000作为混合软段,HTBN在树脂中的质量分数为7.9%,树脂与交联剂的官能团物质的量比为1∶1.1,树脂中和度为90%时,能较好地改善漆膜性能.  相似文献   
26.
采用炭黑和单甲基丙烯酸锌(ZMMA)并用作补强剂制备了氢化丁腈橡胶(HNBR)复合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分析了ZMMA在HNBR硫化过程中的结构和形态变化,并研究了一段硫化时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化过程中,ZMMA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随着一段硫化时间的延长,氢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100%定伸应力变化都不大,而撕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拉断伸长率减小。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ZMMA由结晶态转变为非结晶态。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在硫化开始阶段,ZMMA聚合反应已经完成,有大量的纳米级粒子分布在橡胶基体中。  相似文献   
27.
将丁腈羟液体聚合物多元醇和有机蒙脱土(OMMT)进行预混插层处理,然后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进行反应,得到层状硅酸盐复合预聚体。随后预聚体与扩链剂(DMTDA)反应制备出聚氨酯脲(PUU)/有机蒙脱土(OMMT)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OMMT含量在3%时,纳米粒子表现出较强的增强作用,材料表现出最高的力学性能。OMMT的加入提高了聚氨酯弹性体第一热失重区和第二热失重区的的热降解温度,同时提高了软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材料的内损耗因子tanδ。  相似文献   
28.
棕榈酸异辛酯的合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殷树梅  李再峰  岳葆泰 《化学世界》2001,42(3):146-147,152
以棕榈酸、异辛醇 (2 -乙基己醇 )为原料 ,对甲基苯磺酸作催化剂 ,研究了棕榈酸异辛酯的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 :醇酸摩尔比为 1 .5∶ 1 .0 ;催化剂的用量为 0 .1 5% (质量分数 ) ;反应温度 :1 40~1 70°C;时间 3.5h;收率达 97.2 %。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以阳离子聚氨酯对大分子蒙脱土(MM T)的插层行为,得到了稳定的新型水基聚氨酯纳米复合树脂。插层效果分别用傅立叶变换红外技术(FT-IR)、差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进行了表征。FT-IR表明纳米MM T粒子与聚氨酯分子间存在物理与化学作用,S i-O键的伸缩振动吸收由1037 cm-1移动到1015 cm-1。由于蒙脱土上的S i-O-H与聚氨酯聚合物上的NH的氢键作用,连接S i原子的羟基的弯曲振动由915 cm-1上移至918 cm-1。透射电镜(TEM)表明阳离子聚氨酯具有较好的插层行为。差热分析(DSC)和TGA的结果显示,纳米片层硅酸盐与聚氨酯的相互作用使聚氨酯的Tsg和热稳定性均呈现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0.
白延光  王婷  赵福光  李再峰 《橡胶工业》2013,60(12):729-732
采用超声波辅助混合手段,制备中空玻璃微珠(HGB)/蓖麻油基聚氨酯脲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当HGB用量为15份时,复合材料物理性能较好;HGB的加入提高了聚氨酯弹性体第二热降解阶段的热降解温度;HGB的增韧机理以其阻止裂纹继续扩展和聚氨酯的"海-岛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