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8篇
电工技术   68篇
综合类   57篇
化学工业   50篇
金属工艺   157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58篇
矿业工程   37篇
能源动力   33篇
轻工业   80篇
水利工程   23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1篇
冶金工业   47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1.
《国家电网》: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企业加强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党建+'”工程,在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成效?  相似文献   
912.
王超众  平宪忠  李卫 《铸造》2023,(3):235-240
采用SEM、XRD、冲击试验机和动载冲击磨料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三种不同冷却速度铸型下铸造锤头用中碳低合金耐磨钢的显微组织、硬度、冲击韧性和耐磨性。结果表明,三种试样显微组织均由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组成,且使用金属激冷铸型制成的钢,回火马氏体更加细小。对比石英砂铸型,使用金属激冷铸型的钢试样洛氏硬度、冲击韧性和耐磨性提升2.7%、16.1%以及14.6%。冷却速度高的铸型,有利于钢组织细化,同时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913.
采用脉冲磁场-倾斜管复合工艺制备了6063半固态铝合金资料。研究了不同浇注温度和脉冲电压对半固态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施加脉冲电压时,随着温度升高,半固态合金熔体球化效果不明显;当通入脉冲电压后,初生相晶粒得到显著细化变得圆整。其中,当脉冲电压为200 V,浇注温度为670℃时,半固态组织最佳。半固态铝合金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随着脉冲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力学性能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脉冲磁场改善了半固态铝合金的凝固组织形貌和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914.
采用放电等离子快速加热,通过外径限制环压缩法进行烧结–锻造,获得了晶粒向心取向的织构化SiAlON陶瓷,并对其显微结构、织构化程度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AlON陶瓷棒状晶粒c轴(长轴)高度平行于圆柱样品的直径方向,形成辐射状取向。在垂直加压方向和平行径向的截面,SiAlON陶瓷晶粒的c轴与径向夹角的平均值分布为19.2°和9.9°,向心取向织构化程度为0.79。在垂直加压方向截面的硬度比垂直径向截面的硬度高12%左右,达到17.85 GPa;抗弯强度在断裂面垂直径向时比断裂方向平行径向高57%左右,为1 341 MPa;断裂韧性在裂纹扩展垂直径向时比平行径向的高74%左右,为6.27 MPa·m1/2。  相似文献   
915.
李卫  胡裕祺  姚辉 《机械制造》2023,(1):54-55+78
汽车鹅颈纵梁整体呈Z字形,截面呈工字形,车架为阶梯型,具有较高的刚性和强度。在分析汽车鹅颈纵梁的基础上,提出弯曲成形工艺,并设计了翼板弯曲成形装置和工字形纵梁弯曲成形装置。对这两种弯曲成形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16.
近年来,随着现有稀土永磁材料的磁性能逐渐接近理论值,传统工艺方法对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已经越来越困难。以Nd-Fe-B磁体为例,其实验室水平的最大磁能积在2005年就已经达到474 kJ/m3,超过了理论极限的93%,已经很难再大幅提高。同时,稀土永磁的机械加工性能较差,极大地限制了特殊形状磁性器件的设计应用。作为一种在结构材料方面已经取得重要进展的新兴制造工艺,增材制造也为稀土永磁材料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推动力。回顾了近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在稀土永磁材料领域的研究情况,以及通过增材制造技术获得的先进成果,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17.
基于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机理,从原材料(大单体的分子量和封端基团、小单体的亲疏水性、单体的官能团活性)、制备方法(合成工艺、复配方式)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降黏机理,并对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