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5篇 |
化学工业 | 17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7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20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无线电 | 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冶金工业 | 7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1-萘胺分别与邻香草醛和对甲氧基水杨醛反应合成两种新型希夫碱化合物L1和L2;用CoCl2.6H2O分别与L1和L2进行反应,获得了与其相对应两种新的配合物CoCl2L1(1)和CoCl2L2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手段,对新型希夫碱及其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希夫碱酚羟基上的H原子与N原子相吸均形成了分子内氢键,并以氢键连接构成了新的六元环。L1和L2作为配体与CoCl2形成配合物时,酚羟基上的H原子没有脱去。配合物1由L1和CoCl2以摩尔比1∶1组成,配体上酚羟基氧及甲氧基氧同时与中心原子Co配位,形成双齿螯合配位构型;配合物2由L2和CoCl2以摩尔比2∶1组成,配体上只有酚羟基氧参与中心原子Co的配位,而甲氧基氧未参与配位。配合物1,2中Co原子均为四配位的。 相似文献
22.
探究萌育时间、萌育温度、氯化钙、谷氨酸钠等因素以及冻融处理对芝麻萌育过程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萌育时间的延长,γ-氨基丁酸含量显著提升,萌育3.0 d时,γ-氨基丁酸含量增至7.19 mg/g;30℃时萌育γ-氨基丁酸含量增至最大值;萌育过程中添加氯化钙溶液、谷氨酸钠溶液均有利于γ-氨基丁酸的转化;冻融处理对于转化γ-氨基丁酸具有显著作用。使用萌育1 d的芝麻,采用响应面试验得出最优的γ-氨基丁酸转化条件为:冷冻胁迫18 h,解冻温度32℃,解冻时间15 h,在该条件下芝麻中γ-氨基丁酸含量为10.02 mg/g,比未经冻融处理的芝麻γ-氨基丁酸含量提高3.02倍,比对照组γ-氨基丁酸含量提高4.06倍。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臭氧(ozone,O_3)对膨大剂(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CPPU)处理秦美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其品质劣变的抑制效果,本文以生长期使用了20 mg/L CPPU的秦美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在0±1℃条件下贮藏。研究了10、40和70 mg/m~3 O_3处理对贮藏期间秦美猕猴桃果实的品质指标、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以及抗性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0 mg/m~3 O_3可以减缓CPPU处理的秦美猕猴桃品质的下降趋势,减轻了可滴定酸、Vc含量的下降,保持了较好的硬度,减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抑制了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减少果实软化;并增加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GLU)、几丁质酶(Chitinase,CHI)的活性,从而减少了秦美猕猴桃果实的腐烂率。O_3处理能有效减轻CPPU处理对秦美猕猴桃果实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24.
25.
26.
以己二酸己二胺盐(AH Salt)、己内酰胺(CPL)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法制备系列配比的共聚酰胺66/6(PA66/6)。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表征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经熔融缩聚法可成功制备PA66/6,其分子结构中以稳定的α晶型为主,当AH Salt与CPL比例接近1∶1时,有利于不稳定γ晶型的形成;与聚酰胺6 (PA6)或聚酰胺66 (PA66)相比,由于共聚单体的引入,PA66/6分子链规整性降低、分子内及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其熔点、结晶度、拉伸强度均有所下降,但断裂伸长率提高,并且热稳定性良好;当AH Salt与CPL质量比为40∶60时,熔点最低降至169.7℃,结晶度为16.2%,拉伸强度最低为33.9MPa,断裂伸长率提高至122.9%,表明共聚改性可有效地提高PA66/6的韧性和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27.
以二乙基次膦酸锌(ZDP),N,N′–乙撑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EPT)和三氧化二锑(ATO)组成阻燃体系与聚己内酰胺(PA6)经熔融共混制得阻燃PA6。利用热失重、炭层形貌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差示扫描量热、垂直燃烧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研究其阻燃及热性能。结果表明,ZDP与EPT/ATO具有协同阻燃作用,当PA6,ZDP,EPT与ATO配比为44∶3∶2∶1时,阻燃PA6的UL 94达到V–0级,LOI为29.4%;与纯PA6相比,结晶温度与热失重残炭率均有所提高,分别为188.8℃和8.7%,熔融温度几乎不变,最大热失重温度约为435.9℃;燃烧产生的次膦酸自由基、溴自由基和EPT残留物可以捕获燃烧区自由基,提高了离火自熄性;燃烧形成的连续致密孔隙状交联炭层具有抗滴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扩链剂,对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酯(PEF)进行扩链,探讨了扩链剂用量(NCO/OH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分析了扩链PEF的分子结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当扩链剂用量n(NCO)/n(OH)=1~3,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230℃时扩链效果较好;扩链后PEF的特性黏度最高达1.24dL/g,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最高达28.8×104;扩链后PEF的结晶能力降低,热稳定性能相对提高。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以某18650锂电池为研究对象,探索动力锂电池在NEDC工况下的热特性。根据锂电池OCV曲线和内阻的焦耳特性,建立基于NEDC工况的动力电池发热特性数学模型,并根据牛顿冷却公式和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建立电池NEDC工况过程中的散热数学模型,后使用Matlab进行电池热特性仿真。探究基于NEDC工况的动力电池热特性实验方法,并搭建实验电路硬件平台,基于PWM波占空比变化控制电池,使其按照NEDC工况输出功率。使用示波器采集实验数据,并连接PC,将实验数据导入硬盘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使用PWM波等效NEDC输出功率的方法可完成锂电池大倍率放电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在第2个循环后期,动力电池电量即将耗尽时,内阻急剧上升,考虑到安全问题此时不应继续使用电池。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