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7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MPS/AM共聚物的低温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选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了AMPS/AM的低温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AMPS和AM单体的浓度和组成对聚合反应和产物的影响。通过反应条件和反应组成的优化,获得了高分子量(106~107)和高线性规整性的AMPS/AM共聚物ACP-Ⅱ系列产品,测定了它们盐水溶液的不同性能。结果表明,ACP-Ⅱ共聚物具有突出的增粘作用和对高温高盐作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2.
光敏冠醚、苯甲酰苯井-15-冠-5(BPC)和双(4-苯并-15-冠-5)甲酮(CBPC),用光谱方法和动力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数据表明,BPC和CBPC的最低激发态具有ππ~*特性,它们的光化学性质和烷氧基取代的二苯酮相似,在紫外光照射下,BPC和CBPC很容易和叔胺进行光反应生成自由基碎片,光还原过程用吸收光谱测定进行了跟踪,这些光敏冠醚BPC和CBPC,配合叔胺可用作烯类光聚合的引发剂,测得的聚合速度(R_p)和[BPC]~(0.17)[TEA]~(0.29)及[MMA]~(0.81)成正比。  相似文献   
23.
本工作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丙烯酸酯和丙烯酸组成的共聚物,其中丙烯酸单元含量在13~20%之间,然后使之与四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反应,形成带有甲基丙烯酸酯侧链的预聚体。用红外光谱法检测1640cm~(-1)处双键峰的变化,测定了体系的光交联速度。结果表明,光交联过程及固化膜中剩余双键含量与预聚体的性质及交联剂官能团的性能有关。预聚体与交联剂官能团量的比例,对固化速度有明显影响。以等摩尔比反应时,速度最快。不同光敏剂的引发效率为苯乙酮衍生物>安息香醚类>芳香酮/胺。  相似文献   
24.
有机二硫化物引发MMA光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各种有机二硫化物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光聚合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二硫化物的结构对聚合速度R_p有很大影响,各种二硫化物的引发反应活性可以排列如下:(p-CH_3C_6H_4S)_2>(t-C_4H_9S)_2>(C_6H_5CH_2S)_2,(n-C_(12)H_(25)S)_2和((C_2H_5)_2NC_2H_4S)_2。二甲苯二硫化物(DMDS)引发反应的效果可以和安息香醚类相比拟。 发现R_p和溶剂的性质有很大关系,并且和[MMA]以及[DMDS]~(0.1)(N_2气氛下)或[DMDS]~(0.2)(O_2气氛下)成正比,测得的DMDS的单线态和三线态能量分别为E_s72.2kcal/mol和E_T 57.3kcal/mol,它们比一般烯类单体的能量低,这说明DMDS适于用作烯类光聚合的引发剂。从所得结果讨论了引发聚合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5.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新材料的要求逐步向着多功能和高性能的方向发展,单组分材料已难于满足这种要求,在高分子材料方面,人们采用了共混、接枝、嵌段等方法以达到改善和提高性能的目的。感光性高分子是一类很重要的功能材料,至今,大部分采用自由基聚合方式制备。近年来,阳离子引发体系发展很快,特别鎓盐光引发体系受到很大的重视,发展迅速。目前自由基聚合及阳离子聚合已经成为合成感光性高分子材料的二种最  相似文献   
26.
本文研究了2,2-二烷基-2-烷胺基苯乙酮(α-AK)和二芳基酮(DAK)(包括二苯酮(BP)、米酮(MK)、二乙基蒽醌(EAQ)和硫杂蒽酮(TX))复合体系的加和作用.体系中DAK的添加显著地改善了α-AK在近紫外光区长波段无吸收的缺陷.光聚合实验比较了DAK的效果,其中氯代TX、BP增效作用显著,使聚合反应速度增加1.3~1.5倍,而MK和EAQ没有明显影响.同时还研究了溶剂极性、浓度和取代基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极性增加起负影响,α-AK/DAK等摩尔浓度效果最佳和氯代TX活性高于烷基取代TX.通过吸收光谱α-AK/DAK复合体系的加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三重态的能量传递敏化反应和光还原反应两种反应过程并存,它们的贡献因二芳酮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27.
用粘度法研究了聚醚树枝体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PDAM)和非改性聚丙烯酰胺(PAM)在水溶液中的加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存在着三个浓度区域:(1)稀溶液区域(CC*和CHC*和CH>CA区域,由于大量的疏水缔合作用使得聚合物溶液粘度急剧升高。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在水溶液中的化学降解作用,在氧存在时,HPAM溶液的稳定性下降,溶液粘度的损失随温度升高而加剧,相反,在脱氧条件下,溶液粘度发生轻微的上升.实验结果表明,HPAM在水溶液中的化学降解作用,主要包括氧化作用和水解作用两种反应.在无多价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溶液粘度的降低主要由于氧化降解作用,它引起聚合物链断裂使聚合物分子量降低的结果.HPAM在水溶液中的氧化降解反应活化能测得为38 kJ/mol,并提出了HPAM在水溶液中的氧化降解的自由基连锁氧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