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6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8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李宝库 《微特电机》1997,25(3):35-37
粘接技术在电机制造业中应用历史不长,人们追求的主要技术指标是高强度,主要着眼点是如何把这项技术用上去,而对其它方面则无暇求全责备,大多采用高温长时间固化工艺。然而随着批量生产及流水线作业的需求,老工艺已不能令人满意,于是不加热快速固化技术便应运而生,尤其是耐热性出众的ZP2胶的问世,使几乎B级绝缘以下的汽车电机、民用电器均可采用,发展十分迅猛,倍受广大用户青睐。  相似文献   
82.
金属片材与聚酯薄膜的层压工艺聚酯薄膜是优良的电绝缘材料,但由于粘接困难而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采用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和选用合适的胶粘剂,可以达到理想的粘接效果。比如将清洁的薄钢板在60克/升Cro_3和3克/升NaF的水槽中进行阴极处理,钢板表面生成两层薄膜,一层含Cr110mg/m~2,一层含氧化铬14mg/m~2,而且外层含一定数量的S原子和F原子。这样的表面具有较好的活性。一般来说环氧树脂100份,甲酚可溶性酚醛固化剂25份组成的环氧胶与聚酯薄膜有较好的粘接力,但对钢板则显脆性。经上  相似文献   
83.
维生素C二步发酵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变发酵条件以提高发酵收率.方法:优化pH值、通风量、微量元素等发酵因子,找到最佳使用量.结果:发酵培养基中L-山梨糖起始浓度8%、碳酸钙浓度0.05%、复合VB以及分段调节pH值、通气量等可以有效地提高2-酮基-L-古龙酸的产量.结论: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可以优化发酵菌系的生理状态,促进大小菌之间的协调,使其达到最佳发酵状态.  相似文献   
84.
通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野生蓝莓汁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汁8%、白砂糖9%、发酵乳25%、乳化稳定剂0.30%,42℃发酵4 h.菌种比1:1,接种量2.5%,VC含量高达25 g/L.  相似文献   
85.
以活性炭、高岭土以及D290和D392离子交换树脂为脱色介质,应用硫酸铵分级盐析以及超滤脱盐的方法,对纤溶酶液进行脱色及纯化。结果表明,D290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效果优于D392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及高龄土不能对粗纤溶酶液脱色。70%饱和度的硫酸铵,工作压力0.11MPa,超滤脱盐纯化倍数达到12.37,冻干酶粉的比活力为638.9U/mg,回收率为73.37%。  相似文献   
86.
分离出一株能产纤溶酶的芽孢杆菌菌株,以大豆为原料对其产纤溶酶的固态发酵工艺进行研究,对发酵产物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面粉:大豆(W/W)=1:8,培养基加水量为0.75 mL/g物料,初始pH自然;接种量为2mL/100g物料,培养基厚度为18g/250mL三角瓶,培养时间为60h,温度37℃.优化条件下的固体发酵纤溶酶产量平均达580.52 U(尿激酶单位)/g物料.  相似文献   
87.
李宝库 《电世界》1995,36(9):4-5
热收缩绝缘材料是用特殊规格的聚乙烯(PE)塑料预制成型,经辐射交联而成的,具有优良尺寸记忆性的体型结构高分子材料,经扩展使尺寸增大便于装配使用,受热后又会收缩到原来的尺寸。它比采用灌装工艺或包绕法使用的非热缩绝缘材料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耐候性、机械强度及工艺可操作性,尤其是绝缘密封性更为突出;可以减少或杜绝因密封不良而导致的停电事故,确保输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热缩型  相似文献   
88.
冲制绕组电枢从外形上看呈扁平状,所以电机轴向尺寸很短,便于安装,能使部件和整机小型化。正因为电枢层次多,尺寸薄,所以短路问题也就成了冲制绕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造成层间短路的原因很多,现将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1)单片冲制毛刺过大; (2)胶膜选材不当; (3)绝缘层尺寸设计不合理; (4)热压过程中胶膜移位; (5)双层片热压压力过大;  相似文献   
89.
耐高温胶粘剂的配制电热元件的密封和导电元件接线处的密封保护,要求高达500~1000℃,一般有机封装料是无法胜任的。用如下无机胶粘剂可以满足耐高温的要求:取0.5摩尔碱金属氧化物水玻璃水溶液(密度1.5)加1摩尔锌粉,再加陶瓷粉(重量为前两者之和的20%),充分搅拌成胶料。该胶粘剂粘接陶瓷材料经500℃固化后强度达30MPa,而1000℃固化后强度更高,达118.5MPa,并且耐热耐水耐化学品。可广泛用于电机电器电子元件的高温封装。  相似文献   
90.
集成材料粘合工艺因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库 《粘接》2002,23(2):34-35,37
本文根据我国目前家具行业的生产需求,对集成材胶粘剂使用工艺过程进行工序分解,并对各工序的关键工艺因素予以解析,以便合理地粘接工艺,确保家具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