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篇 |
综合类 | 2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6篇 |
轻工业 | 6篇 |
水利工程 | 8篇 |
石油天然气 | 7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提出了基于统一支持平台的西北电网实时动态监控系统体系,探索了构建体系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阐述了西北电网实时动态监控系统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功能.第一期工程的实施已经实现了电网实时动态监测功能,提高了西北电网的稳定运行水平.对大区电网和省级电冈实时动态监控系统建没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2.
淮北市采煤沉陷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淮北市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采煤沉陷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可行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淮北市采煤沉陷区一河两区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系统.运用情景分析法组合构建了18种未来可能情景,采用典型年水量均衡法计算得到了不同情景下沉陷区的供水保证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煤沉陷区的调蓄,境内非常规水资源可利用量相当可观,在丰水年份可满足工业园用水要求,平、枯水年份工业园用水保证率也有很大提高.通过采煤沉陷区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可提高准北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应对淮北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3.
主要阐述了在信息数字化时代,楼宇智能技术专业的发展,楼宇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特别是针对楼宇实训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建设一套楼宇实训教学管理系统将在培育楼宇智能化人才及在实践教学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关于工业供配电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供配电设计是工业项目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工业供配电设计的复杂程度要远远大于民用供配电设计,通常包括高压变电、配电系统以及低压配电系统等3个部分。现结合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以某工业工程为例,对工业供配电设计当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5.
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的增加和能源供需广域平衡需求的日趋迫切,电网对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各种FACTS设备都可提升电网稳定性,如何选择最优方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博弈论的发展为FACTS设备的方案选择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通过提出设备选择指标,并利用博弈论对各权重指标进行博弈,得到更加合理的权重值,构建评价体系模型,对FACTS设备中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可控串补(TCSC)以及新增输电通道3种方案进行比选。最后,通过在某地区电网新技术设备选择中进行实例应用,得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6.
钢筋水泥结构的腐蚀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包括线性极化探头、测水泥电阻率探头和其它一些检测元件在内的腐蚀监测装置都已安装在新建和现有的钢筋水泥建筑结构中,以监测其工作耐久性,并评定使用缓蚀剂及阶段维修施工的做法是否合适。本文将详细探讨所用监测传感器类型、数据采集技术、监测结果和数据解释等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7.
大功率LED照明灯具的光学及散热技术主要通过研发一种大功率LED照明灯具通过对LED模组的内部结构、发光特性、散热特性及电源连接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优化大功率LED生产工艺,改进现有生产的技术不足,研发出具有大照射角度、高散热长寿命的大功率LED灯具,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大功率LED灯具的可靠性,提高其光学品质和光输出效率。 相似文献
38.
以正丁基溴为引发剂,卤化亚铜/联吡啶(bpy)为催化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末端为丙烯酰胺基的聚氧化乙烯(PEO)大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WTRP)反应,得到的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近,分子量分布较窄,有预期结构的接枝共聚物,用IR,^1H-NMR,VPO,GPC,DSC等进行表征,并对单体总浓度,投料比,引发剂及反应时间对共聚物的组成和分子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