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5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0篇 |
综合类 | 41篇 |
化学工业 | 123篇 |
金属工艺 | 40篇 |
机械仪表 | 23篇 |
建筑科学 | 91篇 |
矿业工程 | 34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轻工业 | 29篇 |
水利工程 | 31篇 |
石油天然气 | 23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3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9篇 |
冶金工业 | 16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研究风、地震单独及联合作用下,主体结构和玻璃幕墙的性能变化和相互影响,基于高烈度区98 m高框筒结构,依据规范要求增设玻璃幕墙形成总体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3组三向地震动记录,并通过比例为1∶440的缩尺模型风洞试验获得不同重现期的风压时程数据,采用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研究风、地震单独与联合作用下主体结构和玻璃幕墙的受力变化。结果表明:主体结构对玻璃幕墙的受力影响大于玻璃幕墙对主体结构的,在风、地震单独及联合作用下,主体结构的层间变形大于玻璃幕墙自身变形。在设防大震和超烈度大震作用下,主体结构的响应和玻璃幕墙的损毁范围随荷载增大而增大,结构变形增长大于结构基底剪力;玻璃幕墙在风荷载作用下未坏,主体结构完好,结构基底剪力、顶部楼层位移和楼层层间位移角呈线性增长;与单独大震作用相比,在1.1倍100年重现期风压和大震联合作用时,结构出现扭转现象,楼层层间位移角之比由1.0增至1.3,主体结构和玻璃幕墙的非线性响应大于风震单独作用的叠加,其中结构顶点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角为单独作用时求和值的121%、106%。在大震及风震联合作用下,玻璃幕墙容易发生破坏的位置为平行地震作用主向的侧面。 相似文献
122.
针对因特定农业环境下无线信道模型缺乏而造成的现场感知业务的优化与分析难题,建立了油菜大田环境下WSN信道传播损耗特征模型。以油菜及其生长大田为例,依据不同的生育期提炼出三个典型的测试场景,采用两种载波频率的无线传感器节点测试大田现场的信号损耗值,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最小二乘法拟合建模,结果表明,供试大田环境下的WSN信道传播损耗特性与传统的移动信道模型存在较大差异,适合采用多斜率对数阴影衰落经验模型进行表征。以节点的有效传播距离和路径损耗预测值为指标,与Free-space、Cost321和Egli等经典模型比较,对拟合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的结果表明,本模型各项指标与实测数据接近,可为优化和设计较高能量效率的现场感知业务系统提供精准参考。 相似文献
123.
124.
为提高304不锈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异丙醇铝和CeCl3·7H2O为原料,在304不锈钢表面分别制备了 Al2O3薄膜和Al2O3-Ce2O3复合薄膜,通过氧化动力学曲线、XRD、SEM和EDS分析,研究了不同Ce/Al比例(摩尔比,下同)的Al2O3-Ce2O3复合薄膜对304不锈钢900 ℃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覆Ce∶Al=1∶10的薄膜试样在900 ℃循环氧化100 h后的氧化增重与氧化剥落量仅为未涂覆试样的34.1%和51.8%,抗高温氧化性能最佳.Al2O3-Ce2O3复合薄膜降低了 304不锈钢基体表面的氧分压,有利于生成保护性的Cr2O3氧化层,有效抑制了 Cr2O3的挥发;添加Ce2O3降低了氧化层中的热应力,提高了其附着力;Ce2O3起到了活性元素效应,改变了氧化膜的生长机制,因此显著提高了不锈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5.
126.
通过5个芳纶布(A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和2个未加固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加固方式对抗震性能的影响、AFRP布的应变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FRP加固后的梁柱节点,极限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核心区域采用X型粘贴纤维布加固方式、用压条来锚固X型粘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锚固方式。 相似文献
127.
混杂FRP复合材料单轴拉伸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优异综合性能的混杂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Polymer)复合材料,本文试验研究了芳纶、玄武岩、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分析了纤维种类、碳纤维相对体积含量、铺层方式等混杂参数对混杂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FRP(Hybrid FRP)复合材料的单轴拉伸弹性模量基本符合混合定律,层间混杂FRP复合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混杂效应。当碳纤维铺层在中间时,碳/芳纶/玻璃层间混杂复合材料的混杂效应系数为0.647,混杂效应最优。 相似文献
128.
在空气-水系统中,应用双头电导探针法,测量了采用新型锐孔分布器时浆态鼓泡床中气含率的轴向分布和径向分布规律,考察了表观气速、分隔板和液体循环等因索对床层气舍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气含率随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表观气速较大时,主体区径向气含率分布比较均匀;气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几乎成直线上升;加入分隔板,局部气含率增大且分布均匀.在主体区,对多组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不同表观气速下气含率分布的关联式,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9.
130.
对Zr-8Al合金进行了化学复合镀Ni-P-ZrO_2处理,并研究了不同ZrO_2粒子加入量制备的复合镀层的显微结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抗蚀性。结果表明,与单纯化学镀Ni-P镀层相比,Ni-P-ZrO_2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值显著提高,ZrO_2的添加量为4 g/L获得复合镀层显微硬度最高,耐磨性好;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耐蚀性虽有所下降,但腐蚀后镀层完整,仍具有较好的抗蚀性。Zr-8Al合金表面采用4 g/L ZrO_2粒子制备的Ni-P-ZrO_2复合镀层兼具很好的耐磨性和较好的耐蚀性,适用于既要耐磨又要抗蚀的空间活动构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