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我厂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近几年来不断地改革产品构结,金银生产由副产品变成了联产产品,产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983年金、银产品提供的利润占全厂利润的61.93%。  相似文献   
42.
会计电算化使传统的会计核算手段和账务处理程序发生了巨大变革,以往的审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计算机审计增加了新的内容,这些新特点要求电算审计要遵循严格的步骤.分析了我国目前计算机审计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43.
针对传统机械式输液泵的输液精度低、输液不平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微驱动的输液泵的概念设计。介绍该新型输液泵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对输液泵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装置进行初步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外加电流为0~2 A时,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输出力达到470 N、输出位移达到58μm,可控性能优异,验证了超磁致伸缩微驱动输液泵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孤岛工作面煤体受力分析,应用煤岩体内塑性区极限平衡理论,得出了孤岛工作面沿空掘巷保护煤柱临界值。结果表明,煤体塑性区大小与煤体本身物理性质有关外,还与煤层赋存条件以及两侧采空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45.
针对现有的超磁致伸缩微驱动的车削刀架存在输出位移小、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应用于主动控制车削颤振车削刀架的新型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基于ANSYS仿真软件探究开闭合磁路状态下GMM棒磁场强度以及分布情况,并搭建GMA动态位移特性测试系统研究电流频率和预压力大小对GMA输出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闭合磁路状态通过GMM棒的平均磁场强度更高且均匀性较好;在预压力一定时,GMA的动态输出位移峰峰值与输入电流频率呈负相关;在预压力为300 N时,GMA的动态输出位移峰峰值达到最大值为45μm。仿真和实验结果说明所提出的新型GMA可以稳定输出动态位移,满足主动控制车削颤振的激励频率及最大动态输出位移的需要,所设计的超磁致伸缩微驱动车削刀架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6.
条带开采是三下采煤常用的方法之一,采宽和留宽合理尺寸的选取对控制地表移动变形和资源回收意义重大,本文针对霄云煤矿西翼深部开采块段地质条件,对采宽和留宽尺寸进行了科学计算,并预计了地表移动变形,对相似情况下的开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本文基于霄云煤矿1301工作面倒架案例,分析了倒架的主客观原因,采取以导硐法控制顶板为主的扶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类似条件下的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8.
49.
通过分析条带开采的可行性,针对运河煤矿八采区3号煤层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条带开采方案,并对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预计,提出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确保建下压煤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 )在肝癌化疗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l6例行TACE术的肝癌患者行MR DWI 并与DSA或CT造影检查相对照;分别测量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并对比肝内转移灶与原发灶的ADC值。结果碘油沉积良好者11处,其余7处沉积欠佳;正常肝实质的ADC值术前与术后无明显变化(t=0.54,P>0.05)。沉积欠佳组ADC值明显低于沉积良好组(t=4.81,P<0.01),沉积良好组术前ADC值与术后相比有所升高(t=6.81,P<0.01),而沉积欠佳组未见明显变化(4处稍降低)。另外,DWI 发现12处肝内转移灶,转移灶与原发灶之间ADC值对比,两者差距有统计学意义(t=4.61,P<0.01)。结论DWI 可以灵敏地发现转移性病灶,也可以用来评价TACE的栓塞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