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结构受力层间位移角是准确判别结构倒塌破坏的关键参数。通过计算构件反弯点或虚拟反弯点,建立了结构竖向构件计算受力位移角与试验位移角的对应关系,采用结构区格剪切变形建立了填充墙计算受力位移角与试验位移角的关系。在进行多遇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楼层弹性判别时,采用竖向构件计算受力位移角结合构件试验开裂的位移角进行判别较为准确。根据构件试验,给出柱和剪力墙的开裂位移角均值分别是1/350和1/1600,90%保证率下的开裂位移角分别是1/550和1/2300;填充墙开裂位移角限值与连接方法有关,普通连接开裂位移角均值为1/800,90%保证率下的开裂位移角为1/1500;柔性连接开裂位移角均值为1/600,90%保证率下的开裂位移角为1/700。对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分析表明,按规范要求控制楼层变形时,框架柱和剪力墙的受力变形小于其开裂位移角均值和90%保证率下的开裂位移角,填充墙普通连接时不能满足不开裂的要求,柔性连接时基本满足不开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金尚泰  李澈  任叶  侯忠生 《控制与决策》2020,35(6):1519-1524
研究一类未知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的编队控制问题.首先,利用全格式动态线性化(full form dynamic linearization,FFDL)方法将未知非线性智能体转化为含有时变参数的数据模型,并给出时变参数的估计方法;然后,基于该数据模型设计一种分布式无模型自适应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方案;最后,为验证所提出的无模型自适应编队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利用3台NAO机器人开发基于Python的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实验平台.实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可使3台机器人仅利用局部信息就能有效完成编队控制任务,控制性能优于基于PID的编队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澈 《苏盐科技》2012,(1):6-6,10
利用企业现有的DCS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集散控制系统)资源,实现设备巡检工作的自动化。是一种比较经济、可靠、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30万吨/年盐碱联合循环项目为背景,主要针对制碱工艺中石灰窑煤石配上料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本项目配上料自动控制系统采用浙江中控ECS-700系统,称量系统采用梅特勒托利多平台秤。该配上料系统设计为自动和半自动两种工作方式,较好的提高了配上料的效率和煤石配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漫议环境与建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澈 《中国建材》1998,(11):46-47
建筑材料与环境、资源、能源的关系建筑材料的生产不仅是矿产资源的主要消耗者之一,而且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及污染环境的重要责任者之一。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建材产品生产每年消耗资源约50亿吨,建材能耗占全国工业能耗的1/6,破坏土地12万亩。水泥、石灰和传...  相似文献   
16.
应用高水固结全尾砂充填技术对焦家金矿原有的机械化进路式充填采矿法进行了改造。料浆输送工艺简单、井下不需脱水、充填体强度高。与水泥胶结充填法相比,采场生产能力提高了24.6%,充填能力提高100%~200%,矿石损失率降低了9%,贫化率降低了33%。现在该方法已在矿山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新疆伊泰甘泉堡会展中心结构体型十分复杂,且结构构件截面受到一定限制。通过框架-普通支撑和框架-屈曲约束支撑两种结构方案的比较,优化结构选型,探讨了框架—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及计算要点。经过分析,结构变形满足小震和大震作用下的位移要求,并实现了"大震可修"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国内外对于油田采收率提高和老油区剩余油分布问题越来越重视。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是基于油藏生产会引起油层附近的地震反射特征变化的基本原理,通过重复采集地震资料并求取、对比其差异信息,判断流体变化,获得剩余油分布信息,实现油藏的动态监测,达到提高采收率目的的最主要开发地震技术之一。因而,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也逐渐得到国内外更广泛关注。文章首先介绍了几种用于研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方法,而后介绍了时移地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给出了用时移地震研究剩余油分布的若干成功案例,最后对该技术的局限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赵岳  李澈 《轻工设计》2013,(34):34-34
油藏地质建模技术是油藏描述技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该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从油藏地质模型的分类,油藏地质主要方法和油藏地质建模的基本工作流程三个方面对油藏地质建模技术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