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9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玛纳斯河灌区存在农业用水比重大、用水结构单一的水资源配置问题,以解决多目标权重系数波动的问题为目标,通过模糊集理论建立基于鲁棒规划的农业水资源多目标配置模型,结合最优滴灌比和鲁棒规划算出玛纳斯河灌区水资源三条红线约束下最优种植结构.结果 表明,对多目标线性模型采用鲁棒优化,可有效降低权重值的改变对模型输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报告了常温下Op-Ca保鲜剂对鹰爪糙对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irs)的保鲜效果。鹰爪糙对虾营养价值、味道鲜美。用0.1%浓度的Op-Ca保鲜剂溶液浸泡鹰爪糙对虾30min后常温(18℃)下贮藏,通过感官评价,细菌总数和T-VBN值等指标的发现,Op-Ca保鲜剂在常温下(18℃)下对鹰糙对虾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常温下可延长保鲜期2d。  相似文献   
53.
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蔗糖酯、黄原胶、植酸、淀粉各个因素及添加量对虾酱组织状态及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顺序为植酸>黄原胶>淀粉>蔗糖酯,并确定了蔗糖酯添加量0.1%,黄原胶0.1%,植酸0.5%,淀粉1.5%为最佳生产配方,此时虾酱稳定性最好,组织状态最佳.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介绍重灰生产中的主要控制方案水碱比值调节系统在生产实践中的几项改造,实现重灰生产水碱比值自动调节,确保重灰系统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采用美国GE90系列PLC所实现的压缩机紧急停止控制系统以及在系统设计中所总结的几点意见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6.
在日前结束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第一副会长、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理事长濮洪九同志呼吁:全国煤炭企业积极推进煤矿尘肺病康复工程.  相似文献   
57.
58.
在实验室中,目前绝大多数制革厂还仍沿用老式的普通木制转鼓,这种性能差、水平低只能靠人手摸眼看控制上述一些参数的设备,显然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何况转鼓在实验室又是利用较多且不可少的设备。为解决上述实验室的转鼓设备不适应生产的落后局面,因此研制一种适于实验室使用的供研究人员在新产品开发的试验中作工艺方案对比、以便制定最佳工艺技术方案的新设  相似文献   
59.
从199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以来,这1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涌现出的多个地产企业,为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首富力地产,一转眼从创建至今已走过十几个年头,从几十人的队伍发展到如今上万人的规模,从广州本土企业发展到布局13个城市的全国性地产开发商,在全国开发物业达80余个项目。一个跨世纪企业在经历经济危机、行业动荡后依旧走向成功的秘诀究竞是什么?解密富力,这成为当下许多同行修炼内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60.
以南极磷虾油中总虾青素含量、磷脂含量和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正己烷-乙醇溶剂体系对南极磷虾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优选工艺条件下提取的南极磷虾油中虾青素分子种组成进行检测分析;以ICR小鼠为模型动物,采用单次灌胃不同剂量南极磷虾油的方法,考察南极磷虾油中虾青素在小鼠体内的消化过程和生物可接受率,并对比研究了南极磷虾油源和雨生红球藻源虾青素生物可接受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60%正己烷-乙醇溶液是提取富虾青素南极磷虾油的最佳溶剂组成,经分析得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南极磷虾油中含虾青素双酯占73.5%、虾青素单酯占24.8%、游离态虾青素占1.62%;南极磷虾油中虾青素双酯在小鼠体内被分解为虾青素单酯和游离态虾青素;灌胃24 h后,低、中、高剂量组虾青素的生物可接受率差异不显著,其生物可接受率约为74%;南极磷虾油源虾青素的生物可接受率约为雨生红球藻源虾青素的1.25倍。本研究结果为南极磷虾油定向化生产和膳食营养特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