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5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1篇 |
综合类 | 15篇 |
化学工业 | 19篇 |
金属工艺 | 18篇 |
机械仪表 | 13篇 |
建筑科学 | 32篇 |
矿业工程 | 6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22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7篇 |
无线电 | 1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3篇 |
冶金工业 | 41篇 |
自动化技术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用高强度、高模量的耐热纤维增强金属可以制得优异的复合材料。若控制其中纤维的含量和分布,可以获得性能范围很宽、满足各种特殊要求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在一些使用温度高,零部件的尺寸稳定性和刚性要求严的宇航、航空、电子等尖端技术中,它已成为重要的新型材料。为此,美国将金属基复合材料列入军用材料清单,下令全面封锁。奋发达国家均在秘密地进行研究开发。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之间的浸润性涉及到是否能获得组织结构完善、性能优良的材料;高温下基体金属与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到材料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是否发生性能的降解,因此,如何制备出高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它的工艺方法与参数的选择是研 相似文献
42.
43.
44.
45.
46.
正YK7250A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是一种性能好、效率高的数控精密齿轮磨床,用于磨削标准的或修形的圆柱渐开线齿轮齿面,适用于航空、汽车、轮船、机床、纺织机械、印刷机械、减速机和各种传动装置中圆柱渐开线齿轮的精密磨削。它是原来YK7250磨齿机的改进机型,主要是将砂轮主轴改为主轴电动机驱动,工件(齿轮)轴改为力矩电动机直接驱动。本机床采用八轴五联动数控,可进行自 相似文献
47.
利用土体瞬时渗透特性测试仪,对重庆非饱和砂质黏性紫色土进行一维土柱垂直渗透试验。模拟不同降雨条件(5 mm/h、15 mm/h、30 mm/h)下,其入渗率、累积入渗量、浸润峰、体积含水率和吸力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得到其渗透特性和持水特性。结果表明:(1)在初始含水率相同的情况下,降雨强度越大,初期入渗率越大;土体的入渗率与含水率有关,含水率越低的土体,其入渗率越大;(2)不同降雨强度下,水入渗到同一监测点的时间不同;且降雨强度越大时,含水率增大到某一稳定值的数值也越大;(3)降雨强度并不会影响土体的饱和渗透系数和持水性能。从试验规律可知非饱和砂质黏性紫色土的体积含水率θ与渗透系数的对数lgk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拟合的线性方程,可应用于相应紫色土地区土体的非饱和渗流分析。 相似文献
48.
49.
结构类模型创构与实现课程作为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新型实践类课程,主要采用讲课、研讨、实验和上机等多种教学模式。传统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查理论知识,难以反映出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非标准答案考核方式摆脱传统的固化思维,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能力。因此,本课程引入了基于非标准答案的考核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首先,系统介绍了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论证了非标准答案考核方式在本课程中的可行性;其次,讨论分析了课程效果考核评价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最后,设计了方案实施评价效果的调查问卷,对近几年数百名选课同学进行了调查统计,系统分析了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资源和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结果。研究表明,非标准考核方案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科学全面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本研究能够为其他实践类课程的课程建设和考核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