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蒋珊  尚凯  李赞  周焕勇 《贵州化工》2012,37(2):36-38
目前国内处理铝型材加工废水普遍采用混凝沉淀法,由于铝型材加工废水的ss较高、质轻,采用沉淀法处理占地面积大,PAM投加量大,污泥含水率高。针对该现状提出溶气气浮法处理该污水,经过试验,溶气气浮处理该污水ss去除率达到95%以上,ss能从3000mg/L降到70mg/L以下。污泥烘干后可作为生产PAC的原料。  相似文献   
152.
 在Zhang's算法绕行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2D-Mesh结构片上网络无虚通道容错路由算法,用于解决多故障节点情况下片上网络的无虚通道容错路由问题.算法利用内建自测试机制获取故障区域的位置信息,通过优化绕行策略来均衡故障区域周围链路的负载并减少部分数据的绕行距离.针对8×8的2D-Mesh网络的仿真表明,与Chen's算法相比,在故障区域大小为2×2,网络时延为70 cycles的情况下,随着故障区域位置的变化所提算法可提高1.2%到4.8%的网络注入率.且随着故障区域面积的扩大,所提算法在减少通信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3.
郝本建  李赞  任妘梅  司江勃  刘磊 《电子学报》2012,40(12):2374-2381
为提高感知节点位置模糊条件下多目标被动定位结果精度,提出基于TDOAs与GROAs的混合定位代数闭式解算法,该算法联合估计未知信号源位置与带误差感知节点位置,利用TDOAs与GROAs所包含的相同感知节点位置误差信息提升定位精度,并推导得到基于TDOAs与GROAs多目标混合定位的克拉美罗下界(CRLB),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较好的达到CRLB,并且GROAs信息的引入给多目标定位精度带来明显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54.
以克拉美罗下界(CRLB)作为定位精度衡量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场景中定位盲区的产生条件,分析不同因素对定位盲区的影响。此外,以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所覆盖区域的平均CRLB为目标函数,构建了传感器节点优化部署问题,并提出基于定位盲区预判断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仿真验证了单信号源定位时CRLB的性质以及定位盲区的产生条件和出现区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基于定位盲区预判断的遗传算法获得的节点部署方案时,定位精度比均匀角度部署提高33.92%,比区域顶点部署提升13.74%,比直接遗传算法提升9.65%。  相似文献   
155.
李赞 《电工技术》2016,(4):23-24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采用不同型号监控组态软件,实现站内数据采集与监控,针对各系统组态软件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其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6.
未来的6G网络需支持更高的通信效率和高效的智能连接。基于AI的语义通信以传递用户意图及语义信息为目标,有望成为6G网络“内生智能”架构的技术支撑。然而,现有的语义通信框架忽略所提取的语义特征中的冗余信息。为研究高效的语义通信,提出基于语义通信的端到端服务框架,该框架将语义通信与AI的语义分析能力深度融合,可对语义特征进一步压缩后再传输,并保证AI服务质量。仿真分析表明,相比传统通信方案,所提方案在目标检测任务和图像重建均取得更优的性能,且取得与全语义特征传输方案相近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7.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TC17(α+β)/TC17(β)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测试并分析,对接头各区域进行相鉴定和织构分析.结果表明,与母材相比,焊态接头两侧热力影响区α相减少,β相增多.由于焊缝区冷却迅速快,焊态焊缝处发生动态再结晶,生成了大量的亚稳定β相晶粒. TC17(β)侧母材及热力影响区的织构分布密度比TC17(α+β)侧强,且焊态焊缝区产生(5 4 6)[■]织构,轧面与(1 1 1)近似平行.经过610℃热处理后,焊缝区亚稳定β相发生分解,形成细小的次生α相和β相.与焊态焊缝相比,热处理后焊缝区晶体稍有转动,焊缝区织构强度较焊态有较大增强,形成(5 5 7)[■]织构.热处理前后的焊缝区晶体取向都存在着ND方向与[1 1 1]靠近,轧面与(111)接近平行的择优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