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3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用两种不同类型的低聚物二元醇与小分子硅烷偶联剂三乙氧硅丙基异氰酸酯(ICPTES)为原料,合成了不同结构的端硅氧烷基聚氨酯低聚物(PUSi):聚四氢呋喃醚二元醇型(PTSi)和聚己内酯二元醇型(PLSi),以此低聚物改性环氧树脂.通过Sol-gel技术及胺类固化剂与环氧基团的反应,得到了端硅氧烷基聚氨酯低聚物(PUSi)/环氧树脂(EP)复合体系.用FTIR表征了两种低聚物的化学结构;用扫描电镜(SEM)、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TA)及热重分析(TGA),研究了PLSi/PTSi含量对PUSi/EP复合体系的微观形态、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Si在体系中形成了海岛结构,PLSi的加入改善了体系的相容性,当PLSi/PTSi的含量比为1∶1时,复合体系的5%热失重温度相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近100℃,达275℃.  相似文献   
32.
ABS/PMMA合金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不同配比的ABS/PMMA合金,分别研究了PMMA含量、粘度对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熔体流动速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S中引入PMMA可以提高耐热性能;ABS与PMMA共混能提高PMMA的力学性能特别是缺口冲击强度,当ABS/PMMA中PMMA为20%时,共混物具有最优的力学性能;一般情况下,ABS/PMMA合金的流动性介于ABS和PMMA的流动性之间,采用高粘度PMMA的合金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33.
接枝率对尼龙11/POE/POE—g—MAH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含不同马来酸酐接枝率的POE-g-MAH对尼龙11/POE/POE/-g-MAH(POE为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物的影响,考察了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结果表明:增加POE-g-MAH的用量可提高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共混物缺口冲击强度与POE的马来酸酐接枝率密切相关,缺口冲击强度随着接枝率的增大而增大;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马来酸酐接枝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40℃-25℃)存在。  相似文献   
34.
ABS/PMMA合金的配比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不同配比的ABS/PMMA合金,分别测试其缺口冲击强度、拉促强度、热变形温度、熔体指数,结果表明:1)ABS中引入PMMA强以提高耐热,2)ABS与PMMA共混能提高PMMA的力学性能特别是缺口冲击强度。3)当ABS/PMMA中PMMA为20%时,共混物具有最优的力学性能。4)一般情况下,ABS/PMMA合金的流动性介于ABS和PMMA的之间。  相似文献   
35.
尼龙11/MBS/环氧树脂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增韧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尼龙11共混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考察,对于尼龙11/EXL-2691核-壳冲击改性剂/相容剂三元共混合金体系加入环氧树脂后,分散相0冲击改性剂在尼龙11基体中的分布更加均匀,两相的相容性提高,但分散相粒子粒径并未随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加入1%的环氧树脂后,共混合金体系冲击强度最大,分散相粒子粒径最小,体系的断裂强度随着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伸长率则降低,此共混合金体系的增韧机理为分散相引发银纹机理。  相似文献   
36.
双苯基七聚笼形倍半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娟  李齐方  耿海萍 《化工学报》2005,56(10):1982-1986
通过环戊基三氯硅烷的可控水解,合成出七聚(环戊基)倍半硅氧烷三硅醇(化合物1),进一步控制反应物料配比,合成出一取代(三甲基硅氧基)七聚(环戊基)二硅醇(化合物2),化合物2与过量的苯基二甲基氯硅烷反应得到含有两个苯基官能团的笼形倍半硅氧烷(POSS)(化合物3).合成的产物分别用FTIR、1H NMR、29Si NMR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此合成路线可得到高产率的结构清晰的双官能POSS,并提出了合成双官能POSS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37.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酰胺(PA)6/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纳米SiO_2多元增韧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性能以及冲击断面形态。结果表明:MBS、纳米SiO_2可以协同增韧PA6,使其转变为超韧材料,在w(SiO_2)为0.5%时,复合材料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最高达91.3 kJ/m~2。同时,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出现了明显的塑性变形,体现了剪切屈服的增韧机理,纳米粒子和相容剂共同作用使得MBS弹性体粒子均匀地分散在PA6基体中。  相似文献   
38.
八硝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丽梅  李齐方 《涂料工业》2006,36(4):5-7,20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将八硝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NPS)掺入(甲基)丙烯酸酯乳液中,对其进行改性。透射电镜照片、粒径分布分析、DSC、拉伸强度的测量结果表明:ONPS的加入量低于3%时,明显提高了丙烯酸酯树脂的Tg,同时乳液涂膜的拉伸强度大幅上升,而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39.
聚氨酯/纳米复合涂料的红外特性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系统研究了聚氨酯涂料在红外特性及其力学性能。选用三种填料(纳米级氢氧化镁、氧化铬、ITO)对聚氨酯进行共混改性,并讨论了不同含量的填料与性能的关系。含有纳米级层状氢氧化镁的聚氨酯涂料具有最低的红外发射率和最高的红外吸收率。该体系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回弹性相对于纯的聚氨酯体系下降幅度最小,并且涂层耐擦洗次数最高;加入填料后,体系的硬度增加,但用量超过20%后硬度增加不明显;此外,体系的吸水性随填料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用量超过10%,吸水率则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40.
分别以钛酸钡纳米棒、钛酸钡纳米颗粒和钛酸钡微米颗粒作为填料,以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基体,制备了3个系列高介电复合材料,并用阻抗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填料形状对聚合物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钛酸钡填料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均明显增加,同时介质损耗也保持在较低水平。当电场频率为1 kHz、填料体积分数为40%时,钛酸钡纳米棒/PVDF的介电常数在3个系列复合材料中最高,达到2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