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在分析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 ,以影响含气系统的主要地质条件 (烃源岩和盖层 )为依据 ,将该区划分为 4个含气系统 ,即 :J~K1d2 含气系统、J~K1q1 2 含气系统、K1d2 ~K1q1 2 含气系统、K1qn~K1qn 含气系统。它们分别形成于登二段沉积末期、泉一、二段沉积末期、泉一、二段沉积末期和嫩四段沉积末期。由于由下至上断至T2 断层在嫩江组和明水组沉积末期的活动开启 ,使该区在某些地区 4个含气系统上下连通形成一个更大的含气系统即J K1d2 K1qn ~K1qn 含气系统 ,这是造成该区扶、杨油层天然气多源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松辽盆地两江地区油成藏模式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松辽盆地的两江地区(嫩江,松花江沿岸地区)横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构造上位于古龙凹陷,长岭凹陷,三肇凹陷,朝阳沟阶地和扶余隆起筱二级构铁交换部位,两江地区是松辽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之一,油气勘探的层位移位,即有下部的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和中部的萨尔图,葡萄花油层,又有上部的黑帝庙油层,其中以扶,扬油层为主,目前已发现了升平,榆树林,朝阳沟,大安,新北,新庙,新民,肇州,头台-茂兴,扶余等一批油田,油源对比资料表明,该区原油主要来自青山口组和嫩江组一段成熟烃源岩,少部分来自嫩二段,嫩三段低熟烃源岩,盖层主要是青山口组和嫩一段的大套泥岩,圈闭的类型较大,主要为岩性圈闭,还发育有断层-岩性圈闭和混岩裂缝圈闭,原油主要是通过砂体,断或二者构成的空间网络向圈闭中运移,该区油气运聚成藏条件复杂,因此,研究该区油的成藏模式和分析油的运聚成藏分布的控制因素,对于指导该区敢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以共享单车停车位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调研、查阅论文、采访用户、咨询主管部门等方法,阐述了在城市街道、公路等空间中设置共享单车停车位的相关问题。先介绍了如今共享单车停车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孤立存在、白线影响市容等,再提出了针对以上问题的改造建议,最后分析了何为共享单车停车位的活力来源。  相似文献   
34.
根据已有探井的岩性组合、测井曲线变化规律,并结合盆地发育演化过程,发现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可识别出3套区域性盖层和10套局部性盖层。研究认为贝尔凹陷的区域性盖层分布广、厚度大,局部性盖层分布小、厚度薄;各套盖层的封闭性好坏主要受盖层的厚度、展布连续性、排替压力、成岩程度及断裂对盖层的破坏程度等因素控制。选取沉积旋回、成岩演化阶段、盖层单层及累计厚度,断裂破坏程度、泥地比和排替压力等作为评价指标,对凹陷内的各套盖层的封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整体上贝西次凹和贝中次凹的盖层封盖能力相对较好,贝中断隆带中、南部盖层封盖能力相对最差;层序Sqd_1~1、Sqd_1~2、Sqd_1~2内的3套区域性盖层和层序Sqn_1、Sqn_2内的局部性盖层封盖能力以中等、好级别为主,层序Sqtb、Sqd_2内的局部性盖层封盖能力以中等、差级别为主。  相似文献   
35.
杨勉 《中外能源》2011,16(5):24-33
按照苏丹南北方《全面和平协议》的规定,2011年1月苏丹南部举行了全民公投,结果有98.83%的选民投票支持南部地区从苏丹分离。石油利益分配争端是苏丹长期内战的重要因素。苏丹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保守估计至少有80×108~100×108bbl,但石油储量的70%在南方。而南方现有的石油出口管道都是向北方向的,出口港口是北方的苏丹港,炼油厂也建在北方。同时富油地区阿卜耶伊的归属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美国充当了苏丹分离的重要推手,其目的是肢解苏丹,玩弄"分而治之"的伎俩,延滞非洲复兴;同时为自己解套,从而有理由允许美国公司进入苏丹争夺石油资源。中国是苏丹第一大贸易伙伴,石油是中国涉足苏丹最深入的领域。苏丹已成为中国第六大石油进口国,中国有6%的石油进口来自苏丹,中国的利益遍布苏丹的石油产业链中。南苏丹独立后,有可能采取向美国和西欧石油公司倾斜的石油投资政策。为了维护中国在苏丹的石油利益,中国及时采取与苏丹南北双方均衡发展关系的措施,与南苏丹政府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仍将是南苏丹石油的重要买家。南苏丹的发展需要中国,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对南苏丹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此次对苏丹局势变化的主动应对措施,应当成为有益的经验。要提高、扩展中国海外获取石油权益的能力,根本在于提高中国的战略影响力。  相似文献   
36.
库车坳陷典型构造天然气运移过程物理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详细分析了库车坳陷典型构造地质模型,基于天然气沿断裂“泵吸”运移机制及相似性原理,建立了相应的微缩实验模型.物理模拟结果表明:直接连接烃源岩和圈闭的盐下断裂是天然气运移效率相对较高的充注断裂,天然气在圈闭中聚集成藏取决于断裂组合输导模式.由盐下断裂和不连接圈闭的穿盐断裂构成的天然气输导模式及由盐下断裂构成的天然气输导模式应是库车坳陷输导天然气最有效的模式.天然气向圈闭中运移的效率高,有利于形成天然气的大规模聚集,可形成大气田.而由盐下断裂和圈闭顶部突破断裂构成的天然气输导模式及仅由穿盐断裂构成的天然气输导模式向圈闭输导天然气的效率相对较低,不利于天然气的大规模聚集,只能形成一些小型气藏或气显示.  相似文献   
37.
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广  杨勉 《石油实验地质》2001,23(4):408-411
在我国断陷盆地类型及其内二级构造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油气藏类型及其与油气成藏条件的时空匹配关系的总结,提出了我国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的4种主要模式,并对其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不同断陷盆地内二级构造发育的分析,阐述了在不同断陷盆地中不同二级构造带内6种油气成藏模式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中浅层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因素和成藏模式,通过分析其天然气慝物分布规律及成藏条件,得到该区中浅层天然气的成藏及分布除了受源岩和盖层分布及质量的制约外,还要受圈闭发育和断裂分布的控制,该区中浅层具有三种天然气成藏模式,即侧向运移构造圈闭油溶释放成藏模式,侧向运移断层遮挡油溶释放成藏模式和沿断裂垂向运移浅层断层遮挡油溶释放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在Linux上建立Windows NT终端的方法。在Linux下建立Windows NT的终端涉及到以下技术:Windows NT中的终端服务;客户端的X Window环境;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使用到的协议——RDP协议;客户端应用的实现。结合以上技术,可以实现在Linux下建立Windows NT的终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