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42.
张筱丹  杨恺  郑保忠 《云南化工》2003,30(Z1):45-49
介绍了生物降解医用材料的特性及降解机理,典型生物医用材料聚乳酸、壳聚糖的制备及生物降解医用材料在临床医学及药学领域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43.
杨恺 《中国数据通信》2014,(11):106-107
提出1种为每类呼叫预留资源的信道化码分配算法。将新算法与已有的单一分区法、混合分区法1、混合分区法2等保留算法进行比较,计算机仿真表明,分区借码法在公平性和码阻塞率方面最好,是公平和吞吐量最好的保留算法。该算法简单、有效和公平,可应用于以OVSF码作为信道化码的各种DS-CDMA系统。  相似文献   
44.
杨恺  崔龙  黄海 《振动与冲击》2012,31(18):14-19
航天器中使用的轻质柔性桁架结构受到外扰时会产生振动,使安装其上的有效载荷不能正常工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主被动电磁式动力吸振器的柔性结构振动控制方法。首先设计了动铁式结构的主被动电磁式吸振器,并对吸振器的磁场分布和膜片弹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其次研制了吸振器的原理样机,通过性能测试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最后利用所研制的动力吸振器对三棱柱桁架结构进行了振动控制实验,实验中主动控制算法采用ADC控制。实验结果显示:吸振器对桁架一阶共振模态的被动抑振效果达50.83%,采用主动控制后,吸振器对共振和非共振模态的振动控制效果分别达到96.30%和81.40%。  相似文献   
45.
电力系统峰谷差的不断加大,使得电力系统需要更多的调峰容量。温控负荷作为需求响应的重要资源,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调峰容量。为帮助调度侧实现基于能效管理的温控负荷调峰,提出了考虑用户满意度的温控负荷能效综合指标模型和调峰策略。首先,基于模糊子集方法,提出考虑用户满意度的温控负荷能效(energy efficiency ratio consideringsatisfaction,EERCS)的计算模型,帮助调度侧对大规模温控负荷能效水平进行评估。然后,建立温控负荷调峰容量评估模型,用于在调峰时估计温控负荷调峰容量。最后,在此基础上制定调峰策略。调度前,确认温控负荷是否可接受调度,并计算温控负荷的EERCS值和调峰容量;调度时,根据EERCS值对用户进行排序,优先调用EERCS 值低的温控负荷,提高温控负荷群的用户满意度水平,进而提高温控负荷群的能效水平。接着,基于中国东部某城市585户电力用户的真实数据,仿真了在不同功率缺额下的调峰结果。该算例表明,所提的调峰策略可有效提高温控负荷群的综合能效水平。  相似文献   
46.
提出了一种基于DSP+ARM的干式电力变压器状态监测系统硬件方案.采用多路高速A/D在CPLD产生的同步时序控制下对变压器三相运行电压和负荷电流进行同步采样,采样数据经DSP处理后得到运行电压和负荷电流的有效值和各次谐波值;绕组温度、环境温湿度、磁芯接地电流、夹件接地电流、分接开关状态、冷却器状态由ARM处理器直接采样,最后ARM处理器将变压器的所有状态信息利用TCP/IP协议传至上位机.文中给出了该设计方案的硬件框图和硬件原理图.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监测数据准确可靠,能够完成对干式电力变压器的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掌握钢纤维-聚乙烯纤维(PE纤维)混杂对水泥基材料静动态弯拉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三点弯拉试验和落锤冲击试验方法,研究了钢-PE纤维混杂(掺量保持体积分数2.0%不变)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HFTCC)的静动态弯拉性能,分析了钢纤维与PE纤维的混杂效应以及相应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HFTCC静态弯拉性能与钢-PE纤维中PE纤维掺量正相关,而动态弯拉性能与钢纤维掺量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1.5%(体积分数) PE纤维与0.5%钢纤维混杂表现出最佳的静态弯拉峰值应力;1.5%钢纤维0.5%PE纤维表现出最佳的动态弯拉能量吸收。在静态弯拉下,钢-PE混杂纤维相较于2.0%钢纤维对HFTCC峰值强度及能量吸收提升幅度分别为26.5%~31.7%与14.8%~56.8%;HFTCC的动态强度增长因子(DIF)与能量吸收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钢纤维和PE纤维适当混杂可对HFTCC发挥较好的协同增强增韧效应,从而有效提升HFTCC的静动态弯拉性能。  相似文献   
48.
研究了聚乙烯(PE)纤维及其与细橡胶颗粒复掺对泡沫混凝土弯曲破坏模式、峰值强度、能量吸收特性和弯曲韧性的影响,并结合孔结构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探究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E纤维使泡沫混凝土出现多缝开裂模式,显著提升了其峰值强度、能量吸收能力和弯曲韧性;复掺细橡胶颗粒可以进一步提升泡沫混凝土试件的比能量吸收和弯曲韧性;掺入PE纤维可以降低泡沫混凝土的平均孔径;复掺细橡胶颗粒导致泡沫混凝土试件的平均孔径增大,联通孔增多,对其峰值强度有不利影响;PE纤维及细橡胶颗粒提升泡沫混凝土弯曲韧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削弱了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同时增强了能量耗散作用.  相似文献   
49.
众多学者对端部具有集中质量的悬臂结构提出过设计方法,但对于悬臂式动力吸振器而言,质量块并不满足质点假设。为了提出具有更高精度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悬臂式吸振器的结构特点,提出Euler-Bernoulli梁假设、刚体假设、动/静挠度近似一致三条假设。在此基础上,使用能量法推导悬臂式动力吸振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质量块结构参数,简洁明了,便于工程应用。针对常见的圆形和矩形截面悬臂式吸振器,设计五组参数进行充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质量块和悬臂梁不同的长度、不同的截面,所提设计方法均有很高的精度,最大误差小于3%。对于其他横截面形状的吸振器,差别仅在于截面惯性矩的计算方法不同。因此,所提设计方法具有简明、精度高,通用性好的特点,为悬臂式吸振器设计方法的实用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0.
高压输电线路沿线地理环境复杂、线路长,经常穿越山河湖泊与密林,使得巡检难度大,耗费成本高.因此,针对110kV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了一种轻量化双臂巡线机器人,通过减少机器人整体自由度,减轻机器人自重,降低控制难度,从而使其更加稳定与节能.同时提出一种自主越障方式,能够跨越110kV输电线路上防振锤、跳线等障碍物.通过运用标准D-H法建立了巡线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在Robotic工具箱中对巡线机器人的越障过程进行建模仿真.通过仿真得到了越障过程中机器人越障臂各关节的运动参数曲线,验证了该巡线机器人连杆参数及越障步态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