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1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研究了纳米SiO_2粒子选择性分布在聚苯乙烯(PS)基体相时对退火过程中聚苯乙烯/聚丙烯(PS/PP)共混物的形貌粗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_2粒子分散在共混物的PS基体时,可显著抑制共混物的形貌粗化过程,且抑制效果比纳米SiO_2粒子分布在共混物的分散相中时更强;纳米SiO_2粒子分散在PS基体相中时,不会抑制分散相PP分子链的运动,但分散相PP液滴回缩时需要带动PS基体发生形变,PS基体中的粒子网络会大大增加这一过程的阻力,从而抑制PP液滴的回缩;同时,基体中的纳米SiO_2粒子使PP液滴的合并过程变得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82.
以聚己内酰胺(PA6)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粒料为原料,利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材料体系的基本流变行为和分相条件,进而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得了具有包覆结构的PA6/PET共混物。通过调节挤出过程中的剪切速率研究了两种组分的黏度比对最终制品中包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ET最终能够迁移至挤出物表层对PA6相产生包覆;在两组分界面处,PET的聚集程度沿半径方向呈梯度变化,这一结构为最终材料提供了良好的界面性能;两组分间的熔体黏度是否相互匹配是包覆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存在一最优的剪切速率范围及黏度比范围,在该加工范围内得到的最终材料的包覆结构较为完善并且耐腐蚀性能较为优异。  相似文献   
183.
PP-g-(GMA-co-St)增容PC/PP共混体系的形态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分级注入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C/PP-g-(GMA-co-St)/PP共混物。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高压毛细管流变测试等方法考察了增容剂PP-g-(GMA-co-St)对PC/PP共混体系的形态与性能的影响。PP-g-(GMA-co-St)的加入提高了两相界面结合力,降低了分散相粒子尺寸,有效地改善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同时PC/PP-g-(GMA-co-St)/PP体系的拉伸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体系表观黏度提高,对剪切应力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4.
短切玻璃纤维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压缩性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短切玻璃纤维(GF)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RPUF)的压缩性能,探讨了影响RRPUF压缩性能的因素,考察了RRPUF的密度,GF含量GF长度对RRPUF压缩性能的影响,发现RRPUF的压缩模量和压缩强度随含量增加而增加,尽管理论分析认为GF长度有一临界值,超过该临界值再增加GF长度就无意义了,但本工作中,RRPUF的压缩模量随GF长度在3~12mm范围内增加而升高,随RRPUF的密度增加,压缩模量显著增加,文中还介绍了压缩模量计算公式并计算了RRPUF的压缩装置,发现计算值与实测值  相似文献   
185.
通过密闭模具浇注成型了可膨胀石墨填充高密度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并研究了其阻燃性能.结果表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的氧指数随着可膨胀石墨含量的增加呈线性增长,氧指数从纯样的22.5提高到39.5,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纯样燃烧后的残渣发现纯样燃烧后的残渣在其充分燃烧区域与未燃烧区域没有明显的转变过程,而当EG/RPUF复合材料燃烧时,可膨胀石墨体积迅速膨胀,变为膨胀石墨,覆盖材料表面,有效地分离了氧气和燃烧的复合材料,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本文还通过热重分析研究EG/RPUF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纯样的热氧化降解各自发生在220~350℃和450~650℃.当可膨胀石墨的填加量达到20wt%时,EG/RPUF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轻微增长.同时还研究了EG/RPU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由于可膨胀石墨的加入,力学性能轻微降低;电学性能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86.
PC/PET共混物结晶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7.
聚烯烃工程化,是当前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聚烯烃工程化现今采用的一些研究方法,合成具有高性能的聚烯烃,聚烯烃与无机或有机填料的复合,聚烯烃的自增强,聚烯烃与工程塑料共混,以及部分相关的聚合物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8.
可交联硅烷接枝聚乙烯共混物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可交联硅烷接枝聚乙烯共混物(PEBX)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维卡软化点测试过程中的温度变形关系,拉伸性能及结晶行为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Ⅰ)纯聚乙烯共混物(PEB)的MFR基本上不随时间变化,而PEBX的MFR随时间减小;(Ⅱ)在相同的温度下,交联后的聚乙烯共混物(CPEBX)的变形量小于PEB和PEBX,而PEBX又小于PEB,在维卡软化点附近的温度,CPEBX的变形速率远小于PEB和PEBX;(Ⅲ)CPEBX有交联,但其断裂伸长率与PEBX和PEB的相近,未受到交联的影响,其屈服应力高于PEBX和PEB;(Ⅳ)CPEBX的熔点和熔程与PEBX及PEB 的差不多,但结晶度比后两才的有所升高。讨论了产生上述特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9.
聚乙烯挤出发泡的发泡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用Haake流变仪发泡材料实验附件,研究了聚乙烯化学发泡物料在用于连续挤出发泡时的发泡特性。实验比较了不同发泡剂含量、不同聚乙烯在相同条件下的发泡特性曲线,确定了适合于连续挤出发泡的最佳特性曲线。结果证实。用发泡特性曲线来指导连续挤出发泡配方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0.
为了得到处理废水中苯酚的大孔吸附树脂的最佳配比,改变交联剂种类、交联度、致孔剂种类、致孔剂用量,利用悬浮聚合合成了一系列大孔吸附树脂。通过对树脂吸附苯酚的性能测试,得出了一个最佳的合成方案:交联剂为DVB且交联度为50%,致孔体系为甲苯和正丁醇,致孔剂用量与基体用量一致。对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过程的研究表明,当吸附温度升高时吸附速率加快,平衡浓度降低;随苯胺浓度增大吸附速率增大,平衡浓度升高;随时间增加,吸附速率减小且在0.5h左右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