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工业   46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不同石油组分为原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合成了多环缩合芳烃(COPNA)树脂。采用FTIR、核磁共振和族组成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原料及产品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比较了产品的性能,并初步研究了原料组成对产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中的芳烃含量及结构特点是影响COPNA树脂性能的关键因素。原料中的芳烃含量越高,合成反应的活性越大,产物的交联程度越高。经溶剂萃取等方法精制后的富芳烃馏分.反应活性有很大提高,更适宜合成COPNA树脂。  相似文献   
52.
石油焦基炭分子筛的制备及表面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大庆石油焦为原料,采用物理化学联合活化法制备炭分子筛,考察了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炭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制得比表面积近3000m^2/g的炭分子筛。进而通过热处理、表面氧化方法,得到孔径均-(中孔达85%),表面酸度适宜(150~240℃之间为弱酸,240~340℃为中强酸,340~450℃为强酸分布)的催化剂载体。与传统氧化铝比较,多孔炭具有酸度分布广泛的特点。  相似文献   
53.
利用族组成分析、FT-IR、^1H-NMR和^13C-NMR考察了FCC油浆及其经溶剂选择性多级萃取后得到的富芳馏分(FCCRF)的组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FCCRF芳烃含量高,胶质、沥青质和杂质含量少,且芳环上取代基大多为甲基,体系分子组成较为简单、均匀。FCCRF热解的总趋势是:分子中最不稳定的键断裂,低分子产物以气体的形式逸出,而留在液相中的多种自由基经缩聚、重排形成以苯环平面相互结合的缩聚体。通过调控热解程度,可制得软化点为121℃、残炭为50%、相对分子质量为551的与美国A240沥青性能相近的各向同性沥青。经^1H-NMR和^13C-NMR分析,得到由FCCRF热解制得的软化点为121℃的各向同性沥青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该沥青的主要组分——甲苯可溶物的平均分子式可表示为C45.33H32.21N0.23S0.19O0.32。  相似文献   
54.
重质渣油沥青树脂的耐热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纯芳烃原料和重质渣油研制的沥青树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从C C键的离解能来看,沥青树脂的热裂解温度较高。通过测定溶解度、软化点及沥青树脂的固化,考察了实验室合成的沥青树脂各阶段的基本物理性能以及C阶沥青树脂的耐热性,初步探讨了耐热性与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阶树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苯甲醛(BA)系B阶沥青树脂硬化成C阶沥青树脂的温度较高,C阶沥青树脂的收率亦高;C阶沥青树脂具有较优异的耐热性,特别是高温阶段的耐热性优于聚酰亚胺。  相似文献   
55.
沥青树脂和炭纤维的复合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化床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iracking,FCC)油浆富芳馏份(Fluid catalytic ciracking rich aromatic,FCCRF)与交联剂对苯二甲醇(1,4-benzenedimethanol,PXG)在催化剂对甲基苯磺酸(Para-toluene sulphonic acid,PTS)的作用下,加热至120℃以上,制得的沥青树脂是一种新型的热固性树脂。沥青树脂在一定条件下与炭纤维或炭纤维纸热压成型。成型料在空气中250℃-10h和300℃-2h热处理后,其热力学性能无明显变化;在强酸、强碱中处理1h~70h,质量几乎无变化;说明沥青树脂与炭纤维或炭纤维纸的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尚好。沥青树脂与炭纤维或炭纤维纸的复合材料在高纯氮保护下,经950℃~1000℃热处理后制得炭/炭复合材料,由SEM观察可见炭/炭复合材料无空洞、劈裂,力学性能尚可,断口炭纤维拉出小于10μm,说明沥青树脂与炭有较强的亲和力,与炭纤维黏合很好。FCC油浆富芳馏份制备的沥青树脂,作为炭/炭复合材料的基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6.
以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馏分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沥青树脂。沥青树脂的流变性质是沥青树脂纤维研制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采用粘度-温度曲线、粘度-转速曲线表示。通过非牛顿指数(n)、结构粘度指数(△η)和粘流活化能(△Eη)定量研究了沥青树脂的流变性。结果表明,三聚甲醛沥青树脂(RTPF)的n、△η和△Eη都明显优于对苯二甲醇沥青树脂(RPXG)相对应的参数,由此可预测RTPF的纺丝可行性优于RPXG。  相似文献   
57.
查庆芳 《新型炭材料》2004,19(4):308-308
海峡两岸第三届炭材料研讨会于2004年9月14日至9月18日在台湾省逢甲大学举行。北京清华大学康飞宇教授、逢甲大学柯泽豪教授共同主持了这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大陆方面有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石油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长沙电力学院等,共36位专家学者,台湾省有国立清华大学、逢甲大学、大同大学、中钢碳素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大学、义守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等21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58.
59.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CF)的力学性能受中间相沥青的微结构和不熔化、炭化。石墨化过程的影响。本文考察了几种不同原料的中间相沥青的微观结构,乙沥渣油两个馏份的中间相沥青为细镶融并体,是难石墨化物质,而T渣油E馏份中间相沥青是由小球有序堆积形成的一种大的各向异性融并体,是易石墨化物质,中间相的不同结构直接影响CF的力学性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CF的结构形态,由T渣油E馏份制成的中间相沥青炭纤维呈现放射状的径向结构,并存在孔隙裂纹.它们主要取决于中间相沥青的原料和不熔化、炭化和石墨化的工艺条件,最终影响CF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0.
在用沥青制取高性能纤维的生产中,沥青的可纺性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要达到稳定连续生产,必须正确选取控制参数。本文对中间相沥青纺丝期间的流变特性做了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了一种评价中间相沥青纺丝性能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中间相沥青的流变特性——剪切和拉伸粘度的测定,评价可纺性和选择纺丝温度区间。同以往的经验法相比。克服了随机性较大的缺点。对中间相沥青纺丝工艺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