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5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离子选择电极建立了对食品中铝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在含有一定浓度的氟离子本底溶液中,电池电动势与加入铝浓度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铝离子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 10μg/mL,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26,加标回收实验表明回收率为101.19%97.62%。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灵敏度较高,用于食品中铝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利用α-硫辛酸、生物素、长醚链二胺等原料,用柱色谱进行纯化和分离,设计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用1HNMR、GC-MS、IR等方法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生物素分子中的侧链部分,可合成不同种类的生物素衍生物,增加了牛物素-亲合素/链霉亲合素/中性亲合素自组装膜体系的材料的种类,此自组装膜体系在分子器...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对于地方高校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化学本科专业尝试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参加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就业培训等实践活动。经过7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就业培训"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也促进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是一条提高我校化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酯化反应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酯化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有机酸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本文从酯化反应历程、催化剂、反应机理等几个方面探讨,认为无机盐是一种良好的酯化反应催化剂,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硅钨酸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酰水杨酸。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物料配比、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钨酸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对环境友好的特点。最佳工艺条件为:n(水杨酸):n(乙酸酐):n(硅钨酸)=1.0,2.5:0.002 4,76-80℃反应15 min,乙酰水杨酸收率达92.6%。  相似文献   
16.
Dawson结构磷钨杂多酸催化清洁氧化合成己二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自制的Dawson结构磷钨杂多酸为催化剂,在无有机溶剂、相转移催化剂的情况下,用过氧化氢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探讨了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用量、草酸配体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物环己酮、过氧化氢、磷钨杂多酸和草酸摩尔比为1004∶500∶.1251∶.0,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5h时,己二酸分离收率可达74.5%。  相似文献   
17.
磷钨钼杂多酸催化氧化环己醇清洁合成己二酸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自制H3PW6Mo6O40·nH2O为催化剂,在无有机溶剂、相转移催化剂的情况下,用过氧化氢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探讨了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即n(环己醇)∶n(磷钼钨杂多酸)∶n(过氧化氢)=100∶0.15∶500,在120℃反应8h,己二酸的分离收率达82%。  相似文献   
18.
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晶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铁掺杂氧化锌纳米晶,采用红外、X射线衍射(XRD)、可见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铁掺杂纳米氧化锌对亚甲基蓝进行催化降解实验来检验其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Fe^+/ZnO纳米晶浓度为1.0mol/L、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5mg/L、太阳光照射3h时,甲基橙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H6P2W18O62·nH2O/MWCNTs催化剂,对其进行了FT-IR、EDX、XRD、SEM表征,并以乙酸和正丁醇合成乙酸正丁酯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酸催化性能,以及反应条件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6P2W18O62·nH2O/MWCNTs催化活性高于单一组分的H6P2W18O62·13H2O和MWCNTs。该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磷钨酸负载量50%,催化剂用量(按反应体系总质量计)0.6%,醇/酸摩尔比2,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0h。此时,酯化率可达97.1%。催化重复使用5次后,酯化率仍可达60.9%。  相似文献   
20.
以D-葡萄糖、D-甘露糖、α-乳糖、溴等为原料合成了3种糖的溴代衍生物,研究了溴代糖合成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低温加料,溴代乙酰葡萄糖、溴代乙酰乳糖反应温度控制在30~40℃,溴代乙酰甘露糖反应温度控制在35~42℃;并通过熔点测定、~1H NMR等手段确认了糖的衍生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