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30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空时编码可以获得空间分集,空时码与OFDM结合可以使空时码应用于频率选择性信道。分析和比较了两种空时编码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下OFDM相结合的编码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了不同信道条件下两种编码方法的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42.
用双环戊二烯(DCPD)和乙二醇(EG)为主要原料,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作用下进行亲电加成反应制备乙二醇基双环戊二烯基醚。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的反应条件为:n(DCPD):n(EG)=1:1,对甲基苯磺酸、对苯二酚加入量分别为DCPD质量的3%、0.4%,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6h。在此条件下乙二醇基双环戊二烯基醚产率大于77%;确定粗产品精馏条件:釜温约138℃,馏程范围80~84℃、真空度-0.096MPa.在上述条件下全收集产品,产品纯度大于99.0%。  相似文献   
43.
基于同步时间扩展处理的信道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号在时间域上进行扩展,使符号的持续时间增加,可以有效增强信号抗时间选择性衰落,特别是平坦性衰落的能力。理论分析表明通过同步时间扩展处理,时间选择性衰落可以被克服,衰落信道成为类加性白噪声信道。将时间扩展作为信道预编码处理技术,信道编码只需在加性白噪声环境下设计,这将减化信道编码设计和实现的复杂性,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计算机仿真表明同步时间扩展作为信道预编码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编码特性。  相似文献   
44.
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三维成像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间接ToF三维成像是通过向目标发射调制的光强信号,再经过目标反射到相位解调图像传感器获得相位差,通过计算获得目标的深度信息。由于间接ToF成像技术会受到背景界面多次反射产生的多路径干扰,因此在复杂环境中目标物体深度测量数据会受到侧面和背景界面的多次反射的回波信号影响,降低边缘处深度测量的精度水平,因此需要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目标提取和多路径去除的预处理。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多界面场景中基于点云矢量的目标提取方法,能够实现复杂多目标的快速提取和多路径强干扰的去除。首先基于kmeans提出一种FVPkmeans算法,完成目标点云数据的全局全矢量提取处理。再基于K NN提出一种迭代滤波算法,实现局部多路径干扰数据的滤除。通过与其它方法的比较研究,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TOF点云目标数据的多路径干扰,目标提取性能提高了40,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全局点云数据全矢量目标提取和多路径干扰去除算法能够实现对目标点云数据的无监督学习智能提取与滤波要求。  相似文献   
45.
离子液体催化邻二甲苯与二氯乙烷的烷基化反应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无水AlCl3与季铵盐形成的离子液体(ionic liquid)催化邻二甲苯与1,2-二氯乙烷烷基化反应,反应产物为1,2-双(3,4-二甲基苯基)乙烷。短碳链季铵盐四丁基溴化铵或三乙胺盐酸盐与无水AlCl3形成的离子液体具有与产物易于分离的优点,1,2-双(3,4-二甲基苯基)乙烷的分离产率为40%-60%。催化剂重复使用四次 物的产率和纯度没有明显的变化。长链季铵盐溴代十六烷吡啶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无水AlCl3形成的离子液体溶解在反应物和产物中,使得产物与催化剂较难分离,这主要是长链季铵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的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46.
以天然菱镁矿为原料,采用尿素法制备纳米Mg-Zn-Al水滑石(LDH)、Zn-Mg-Al-Fe水滑石,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对水滑石的结构特征、晶粒尺寸进行表征,并利用水滑石的层间阴离子交换性及结构"记忆效应",来研究焙烧态水滑石(CLDH)对溶液中氯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Zn-Mg-Al-LDH结晶度比Mg-Al-LDH、Zn-Mg-Al-Fe-LDH高,同时Zn-Mg-Al-LDH的粒径非常均匀,尺寸在20nm左右,为层片状结构,而且其晶体结构呈现花瓣状结构;在Mg-Al-CLDH中,随着n(Mg/Al)的增加,溶液中Cl~-的去除率逐渐提高,且在n(Mg/Al)=4时去除率最大,为85.96%;当n(M~(2+)/M~(3+))固定为2时,Zn-Mg-Al-CLDH对Cl~-的去除率要比Mg-Al-CLDH对Cl~-的去除率高13.25%,但Zn-Mg-Al-Fe-CLDH的去除率却比Mg-Al-CLDH低32.53%;焙烧态水滑石n(Zn/Mg/Al)=1∶1∶1时,有较大的比表面积837.183m~2/g,较大的孔容为0.496cc/g,其相应吸附能力也较大。  相似文献   
47.
The influences of RE-modification and Sr-modification on the hydrogen content and surface oxide film ofA356 aluminum alloy melt were investigated. The hydrogen content of the melt was measured by reduce pressure test. The phases in the surface oxide film were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and the morphology of the surface oxide film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modification reduces the hydrogen content ofA356 aluminum alloy greatly. Contrarily, Sr-modification increases the hydrogen content remarkably. After being treated with RE, a large number of LaAl11O18 consisting of Al2O3 and La2O3, are generated in the surface oxide film of A356 alloy. The surface oxide film of Sr-modification is almost composed of Al2SrO4.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EM, the surface oxide film of Sr-modification is very easy to crack, destroy the continuity and compactness of surface oxide film, accelerate the vapor diffusing into the melt, consequently, increase the hydrogen content of A356 alloy melt significantly. But RE-modification makes the surface oxide film compact, and restrains the aluminum exposed to water, so reduces the hydrogen content ofA356 alloy melt.  相似文献   
48.
在群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描述雾化共晶合金液滴组织演变的数学模型,并将其与液滴的运动与传热方程相耦合,对合金的冷却凝固过程进行研究,探讨液滴尺寸对合金冷却凝固过程的影响,结合A390合金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液滴尺寸的减小,所获得的冷却速度及过冷度增大,而析出初生Si相的尺寸及体积分数减小,当液滴尺寸足够小时,液滴温度的变化趋势及微观组织将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49.
论述了Al-Si活塞合金主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要得到性能优异的Al-Si活塞材料,快速凝固和后期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将是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0.
对压缩机行星盘挤压铸造成型工艺进行分析及优化.应用光镜对挤压铸造成型行星盘铸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开裂故障进行分析,并对其偏析层分布及厚度进行统计分析.残留在枝晶间的共晶液体受挤压使先析出的枝晶结构破坏,沿着枝晶间的通道向铸件外表面流动,在随后冷却凝固过程中形成了表面共晶偏析组织.塑性较差的共晶偏析组织与氧化夹杂共同作用,使毛坯在随后的收口加工过程中出现裂纹破坏.增加铸件外轮廓尺寸使加工余量增加到0.6~0.8 mm,可望将引起裂纹破坏的偏析层切除,从而消除裂纹源,使由于裂纹而导致的报废几率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