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6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HPLC/ESI-MS法鉴定半枝莲乙酸乙酯组分中黄酮苷元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离子模式电喷雾质谱研究了包括正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异二氢黄酮和黄酮醇在内的5个黄酮亚类苷元的质谱断裂碎片,并得到了能够区别鉴定这5类黄酮苷元的特征碎片离子。其中,2个CO的连续丢失可以看作异黄酮的特征断裂,[0,4B-H2O+H]+是二氢黄酮的特征碎片离子,黄酮醇和异二氢黄酮则主要发生0,2键和2,3键的断裂,分别形成特征的0,2A+2,3B+碎片离子。在此基础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对半枝莲乙酸乙酯组分中的化合物进行研究,确定了异红花素 (isocarthamidin)、印黄芩素 (scutellarin)、木樨草素 (luteolin)、柚皮素 (naringenin)、4’-羟基汉黄芩素(4’-hydroxy-wogonin) 和芹菜素 (apigenin) 6个黄酮苷元,并结合紫外光谱信息和质谱碎片信息,对另外6个黄酮苷元类化合物进行初步的结构推断。  相似文献   
12.
用组合化学方法发现除虫菊酯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远胜  万伯顺  梁鑫淼 《农药》2003,42(2):15-16
用平行法对拟除虫菊酯美化合物进行了快速合成,通过简单的碱洗、水洗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化合物,在除草活性筛选中发现了一些新的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三氯新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副产物,二口恶英污染物在三氯新中的存在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了三氯新样品中的二口恶英同类物,共检测到7种2,3,7,8位氯取代同类物,即2,3,7,8 TCDD(四氯代二苯并二口恶英)、1,2,3,7,8 PeCDD(五氯代二苯并二口恶英)、1,2,3,4,6,7,8 HpCDD(七氯代二苯并二口恶英)、2,3,7,8 TCDF(四氯代二苯并呋喃)、1,2,3,7,8 PeCDF(五氯代二苯并呋喃)、2,3,4,6,7,8 HxCDF(六氯代二苯并呋喃)、1,2,3,4,6,7,8 HpCDF(七氯代二苯并呋喃),其含量分别为0 25、0 44、2 65、0 88、2 15、1 02和4 21pg·g-1。四至八氯代二口恶英总量中,四氯代二苯并呋喃最多。在检测到的7种有毒二口恶英中,对毒性当量贡献较大的同类物有2,3,7,8 TCDD和1,2,3,7,8 PeCDD。三氯新样品中二口恶英同类物分布的指纹特征与环境样品差别较大,二口恶英类污染物的产生与三氯新的生产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脱附法研究了保棉磷、敌草隆、莠去津和扑草净在土壤中的不可逆吸附及其影响因素。莠去津、敌草隆、保棉磷和扑草净在每克德国Kaldenkirchen砂土中的不可逆吸附量分别为1 272,5 084,1 964和1 728μg。保棉磷在3#欧洲标准土和Kaldenkirchen砂土中的不可逆吸附量有较大差异,说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对农药在土壤中的不可逆吸附有显著影响。该文通过对农药种类、土壤性质的比较,初步探讨了农药在土壤中不可逆吸附的机理。另外,与批量平衡法多级吸附/脱附法相比,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脱附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而又准确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5.
臭氧氧化活性染料及其降解产物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飞芳  Yediler Ayfer  张青  梁鑫淼 《精细化工》2003,20(11):682-684,694
在印染废水中,染料成分复杂、高浓度、高色度、难生物降解物质多,用常规的生物处理方法难以有效治理。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OxidationProcesses,简称AOPs)作为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手段,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活性染料活性艳红KE-3B为对象,模拟印染废水的实际情况对染料进行臭氧氧化研究,探讨了该过程的动力学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pH=10时,脱色速度快;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色度去除率也相应增加;Na2CO3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臭氧氧化,而NaCl对臭氧氧化的影响则较小;对比了组合工艺UV/O3/H2O2应用于活性染料的处理效果,发现UV/O3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H2O2能够使脱色率增加。利用海洋性发光菌VibrioFischeri对臭氧氧化后的溶液进行了生物毒性监测与评价,结果显示,在氧化过程中溶液毒性明显升高;随氧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毒性又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同时测定泽兰中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的14个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用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超声提取样品,用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μm)分析柱;流动相:A:φ(甲酸)=0.75%的乙腈溶液,B:φ(甲酸)=0.75%的水溶液;梯度洗脱条件:0~5 min,V(A)∶V(B)=10∶90;5~70 min,V(A)∶V(B)=10∶90→V(A)∶V(B)=55∶45;检测波长325 nm;流速1 mL/min;柱温30℃。结果表明,产自河北、山东、江苏、江西、广西、湖北、湖南、安徽、甘肃、北京的10个样品中,以河北产泽兰咖啡酸和迷迭香酸质量分数最高;产于北京的5个不同采收时间的样品以8月样品质量分数高。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可望用于泽兰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以廉价易得的盐酸/亚硝酸钠为催化剂,碘为碘化试剂,通过分子氧,氧化碘化芳烃、醚、酚的活泼芳香底物,发展了温和条件下高效碘化方法。以苯甲醚为模型底物,系统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20℃氧气条件下,1,2-二氯乙烷(DCE)为溶剂,n(苯甲醚)∶n(碘)∶n(亚硝酸钠)∶n(HC l)=1∶0.515∶0.05∶0.1。该方法碘原子经济性好,催化剂廉价易得,反应时间大为缩短,选择性好、转化率高,副产物仅为水,容易处理,绿色环保、易于工业化;通过反应机理验证实验,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循环机理。  相似文献   
18.
优化了泽兰V(乙醇)∶V(水)=70∶30提取物的分离条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考察了不同波长、酸抑制剂类型及其浓度、流动相梯度、进样量以及柱温对其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其分离条件如下:Hypersil ODS2色谱柱(5μm,4.6 mm i.d.×250 mm);流速1.0 mL/m in;检测波长280 nm;流动相:(A)(甲酸)=0.75%的水溶液(以下简称为X%Y-水,其中X为数字,Y为水中的添加剂),(B)乙腈;梯度洗脱条件为:φ(B)=10%(5 m in)65 m inφ(B)=55%;进样量为20μL;柱温30℃。该方法获得的色谱图基线较平稳,分离度较高,能有效地对泽兰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用于泽兰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张曦  孙衍国  张峰  肖红斌  梁鑫淼 《精细化工》2005,22(12):898-90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黄芪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的定性分析方法。这两个化合物在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条件下,质谱裂解行为的研究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特征质谱裂解行为,即在正离子模式下的一级质谱中均产生强的准分子离子[M+H]+峰和苷元离子[M+H-G lu]+峰;且苷元离子经碰撞诱导解离均产生.CH3(15 Da)、CH3OH(32Da)和2CO(56 Da)的中性丢失;同时发生Retro-D iels A lder(RDA)裂解反应,导致在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的二级质谱图中分别产生相对分子质量为m/Z148和m/Z133的特征碎片离子峰。这些特征碎片可以作为这两个化合物定性的依据。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黄芪注射液中的这两种物质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高压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饮料中的五种食品添加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高压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检测饮料制品中3种甜味剂(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和2种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方法 样品采用起始流动相稀释后直接过膜分析, 色谱分离在极性修饰XAqua C18色谱柱上进行, 流动相采用50 mmol/L pH 4.5 KH2PO4和乙腈, 梯度模式洗脱, 流速2 mL/min, 柱温40 ℃, 6 min内即可完成一次分离分析, 加上4 min梯度平衡时间, 10 min内即可完成平衡及分离。结果 5种食品添加剂在0.5~5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9。在两种饮料基质中添加50、100、150 mg/kg 3个浓度水平, 方法回收率为96.48%~105.64%, 相对标准偏差为0.21%~5.39%; 以信噪比S/N =3计算, 方法检测限为0.02~0.08 mg/L。结论 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准确, 可满足饮料中甜味剂和防腐剂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