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5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7篇 |
综合类 | 11篇 |
化学工业 | 73篇 |
金属工艺 | 7篇 |
机械仪表 | 13篇 |
建筑科学 | 20篇 |
矿业工程 | 13篇 |
能源动力 | 9篇 |
轻工业 | 50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22篇 |
无线电 | 2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8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142.
锅炉管的失效是材料,环境介质,温度,应力和运行工况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系统总结了锅炉管的损坏规律,按爆漏产生的原因,将锅炉管的失效分为10类,并且介绍了各种失效类型的现象,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43.
4 汽水侧的氧腐蚀氧腐蚀为锅炉管在水溶液中氧去极化的电化学腐蚀,有时又称停用腐蚀。 4.1 失效现象 (1)管子内壁发生溃疡,典型的腐蚀形态为贝壳状。 (2)运行中,氧腐蚀的产物为磁性氧化铁(Fe_3O_4),呈黑色,与金属结合牢固;停炉时,氧腐蚀的产物为砖红色氧化铁(α一Fe_2O_3),结构疏松。 相似文献
144.
145.
以120t精炼钢包为原型,利用相似原理建立了钢包的物理模拟系统,模拟钢包底吹氩工艺.通过测定不同的底吹条件对钢包混匀时间的影响,确定120t钢包底部透气砖位置和底吹工艺.研究发现,采用5#,6#位置的单透气砖或1#5#,2#6#位置的双透气砖进行钢包底吹氩,均有利于缩短钢包的混匀时间.底吹气量小于0.30Nm3/h时,最佳位置的6#单透气砖的混匀时间比最佳位置的2#6#双透气砖的短,而底吹气量大于0.30Nm3/h后,这两个位置的单透气砖和双透气砖的混匀时间很接近.喷吹夹角小的双透气砖比夹角大的双透气砖搅拌钢液的效果好,靠近钢包壁布置透气砖不利于底吹气体搅拌钢液.对于2#6#双透气砖供气,在D1方向的A,B,C3个位置喂线有利于获得短的混匀时间. 相似文献
146.
基于地震沉积学原理的河道砂体精细刻画——以四川盆地龙岗地区沙溪庙组致密气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中部的龙岗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一段为一套滨浅湖—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物,河道砂体广泛发育。早期地震预测成果对该区河道砂体的识别效果不佳,河道轮廓及形态不清晰,薄层砂体识别困难。因此,开展了基于地震沉积学原理的河道砂体精细刻画:①对零相位的三维地震资料开展90°相位转化以实现地震同相轴与岩性地层的基本对应;②在目的层优势频带范围内开展分频处理,以获得代表不同调谐厚度砂体的调谐数据体;③利用地层切片和分频颜色融合技术来实现分流河道的平面刻画。结果表明:①对原始地震数据开展90°相位转化,地震同相轴与砂体中心相对应,可以更为真实反映砂体发育的空间位置;②分频解释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薄层砂体的识别能力,使砂体的纵向分辨能力达到λ/8的分辨极限;③与早期的河道刻画成果相比,地层切片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平面切片的穿时效应,利用不同主频调谐体的地层切片开展分频颜色融合,提高了河道的平面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47.
二极管电路的频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别利用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折线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借助Mathematica 5.0软件编写出频谱分析程序,并通过求解超越方程的数值解,对二极管非线性电路进行了深入的频域分析。结果表明,余弦电压经二极管电路后输出信号的频谱分布完全由输入电压的幅值决定,与输入信号频率f无关。输入电压的幅值较小时,除基波f外,输出信号中将会产生2f,3f,4f,5f,…等所有高阶频率成分;但随着输入电压幅值逐渐增大,3f,5f,…等奇次谐波相对幅值快速减小,除基波f外,输出信号中主要包含2f,4f,6f,…等偶次谐波成分。实验观测到的波形和对应频谱图与上述分析结果一致。同时指出了文献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8.
当前,美国、西欧,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化纤已供过于求,基本上不再大规模发展,而把资金、技术转向其他地区,以便取得更多的利益。目前化学纤维的发展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如亚洲,拉丁美洲的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49.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大面积、低丰度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储量规模大、开采难度大、开发效益低,如何预测和精细刻画甜点区已成为提高气藏开发效益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为此,以川中蓬莱地区须二段气藏为例,在总结储层特征和气井产能地质控制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了3种类型断层的地质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研究了3种类型断层对储层甜点区的控制作用,并结合地震处理成果精细刻画了蓬莱地区须二段储层甜点区,同时分析了该成果的应用效果和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蓬莱地区须二段储层为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的致密砂岩储层,基质砂岩储渗品质差,断层伴生的裂缝是获得天然气高产的关键因素;②须家河组发育北西向逆断层,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叠加定型于喜马拉雅期;③须二段断层向下均消失于雷口坡组,根据向上消失层位划分出3种类型,3类断层控藏效果差异显著;④Ⅰ类断层向上消失于主力产层段须二3亚段,对致密砂岩改造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类,伴生的裂缝发育异常带宽度介于几百米至几千米,其控制的须二3亚段成藏系统中源、储、盖等成藏要素搭配最佳,控制油气的富集高产;⑤断层控制裂缝发育带在常规地震剖面上呈现为大范围波形杂乱、错断等变异特征;⑥Ⅰ类断层控制储渗体甜点区17个,面积32.96 km~2,估算天然气地质储量为82.4×108m~3。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为蓬莱地区须二段气藏下一步的井位部署提供了支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