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65篇 |
免费 | 391篇 |
国内免费 | 21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71篇 |
综合类 | 443篇 |
化学工业 | 678篇 |
金属工艺 | 252篇 |
机械仪表 | 343篇 |
建筑科学 | 661篇 |
矿业工程 | 300篇 |
能源动力 | 120篇 |
轻工业 | 523篇 |
水利工程 | 183篇 |
石油天然气 | 147篇 |
武器工业 | 49篇 |
无线电 | 40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59篇 |
冶金工业 | 170篇 |
原子能技术 | 56篇 |
自动化技术 | 6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169篇 |
2021年 | 158篇 |
2020年 | 116篇 |
2019年 | 157篇 |
2018年 | 180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106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280篇 |
2013年 | 266篇 |
2012年 | 292篇 |
2011年 | 276篇 |
2010年 | 249篇 |
2009年 | 274篇 |
2008年 | 284篇 |
2007年 | 301篇 |
2006年 | 254篇 |
2005年 | 219篇 |
2004年 | 209篇 |
2003年 | 154篇 |
2002年 | 148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141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在GPS接收机空时抗干扰的研究过程中,计算量大是目前主要的瓶颈,因此研究降维简化处理算法成为空时处理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在已给空时二维自适应滤波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降维处理思想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维纳滤波(MWF)模型的改进方法——简化多级维纳滤波方法,并与一般的降维方法进行了均方误差(MSE)性能分析,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
发电设备可靠性与设备检修管理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发电设备是可靠性管理和检修管理的策略,包括主动性检修,预知性检修,故障原因分析方法,以可靠性分析为中心的检修等设备管理策略,旨在探索电力企业改进和提高发电设备可靠性与检修管理水平的途径。图1表参1。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索蒸青绿茶浓缩液加工过程中各阶段香气成分变化,优化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提取各加工阶段试样的香气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对各试样进行感官评定。结果经分析鉴定,各阶段共鉴定出25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3种、醛类11种、酮类5种、烯类2种、其他类4种。原茶叶的香气组分以β-紫罗酮、二甲硫、D-柠檬烯、癸醛、β-环柠檬醛、己醛等为主,香气青香带栗香。浓缩灭菌后浓缩液的香气组分以芳樟醇、D-柠檬烯、癸醛、β-环柠檬醛、二甲硫、σ-杜松烯等为主,香气栗香为主带花香和青香。醇类和烯类相对含量增加,醛类、酮类和其他类香气组分相对含量降低,其中醇类增幅最大25.89%,醛类降幅最大,降低18.09%。在各香气组分中芳樟醇相对含量增加最多25.41%,其次σ-杜松烯、癸醛等,β-紫罗酮的相对含量降低最多,下降9.85%,二甲硫其次,下降5.42%。结论由原茶叶到浓缩液香气类型由青香带栗香变为栗香带青香花香,香气强度减弱,香气持久性增强。在加工过程中对浓缩液香气变化影响最显著的工艺是提取和浓缩,各香气组分相对含量的变化是浓缩液与原茶叶香气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
以海芦笋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增色增香增味物质及助成型物质,用真空微波与真空干燥联合干燥技术生产重组脆片.固定海芦笋添加量为70 g,研究增色增香增味物质不同添加量,糯米粉、蔗糖、花生蛋白粉不同添加量及不同煮制调味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当添加胡萝卜9 g,白芝麻8 g,味精0.05 g时,产品品质最好;正交试验显示:糯米粉添加量为8 g,蔗糖添加量为4.5 g,花生蛋白粉的添加量为4 g,最佳煮制调味时间为6 min时产品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微生物多轮次能力验证方案及其在考察参试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持续满意情况和评价实验室整体检测水平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食品微生物两轮次能力验证PTC-T013、9个微生物检测项目、11个检测样品分别进行5项定量检测和6项定性检测来考察参试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定量样品采用Z-比分数统计分析,定性样品直接与设定值比较,两轮次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 71.7%实验室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虽然两轮不满意的结果数相差不大(5.3%和4.3%),但是第2轮出现不满意结果的实验室数量明显减少(21.7%和8.7%)。结论多轮次能力验证方案为参试实验室提供更多的选择;其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参试单位的持续满意状况及整体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96.
采用碱提醇沉法制备猴头菇 β-葡聚糖(Hericium erinaceus alkali-extracted polysaccharide,HEAEP),系统研究了不同条件(抗坏血酸浓度、金属离子、温度、pH值等)下抗坏血酸对HEAEP表观黏度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抗坏血酸对HEAEP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菇...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比较膜过滤、减压蒸馏两种方式制备的无色茶香近水饮料的理化及风味品质。方法采用不同孔径膜过滤、减压蒸馏两种方式制备得到3个无色茶香水提取物,通过对其香气组分、咖啡因、茶多酚等风味品质理化分析并结合感官评定,寻找最合适的无色茶香近水饮料的制备方法。结果经分析鉴定, 3个样品共鉴定出44种香气成分,膜过滤方式中共检出26种、蒸馏方式中检测有28种。其中样品1香气成分以醇类和酮类为主,两者占总香气量的80.79%;样品2和样品3以酯类和醇类香气物质为主,这两类物质占总香气比分别为90.74%和91.60%。另外茶多酚、咖啡因和儿茶素在样品2中含量最高,样品1其次,样品3中均未检出。结论通过指标分析并结合感官风味评审发现,无色透明提取物样品2中含有较高的茶特性性成分,香气浓郁带有茉莉花香,滋味饱满带回甘,在3个试样中评价最优。综合评估认为采用膜过滤方式并选择适当孔径的膜及处理工艺,可以得到风味与品质兼备的无色茶香提取物。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制备铁皮石斛多糖(DOP)的不同分级组分,比较其理化性质及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的差异,并对多糖结构特征与活性的关系进行初探。方法:采用分级醇沉的方法获得铁皮石斛多糖不同分级组分,并对各组分的糖、糖醛酸、蛋白质含量、单糖组成、分子量进行分析。以巨噬细胞RAW264.7为研究模型,比较DOP不同分级组分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结果:DOP和四个组分(F30、F40、F50和F50S)均为中性糖,各组分糖醛酸含量较DOP均有所降低,F50S蛋白质含量最高。DOP、F30、F40、F50和F50S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262.4、314.5、248.3、202.9和136.2 kDa。DOP、F30、F40、F50和F50S均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其摩尔比分别为5.16:1、3.67:1、4.16:1、5.62:1和5.86:1。DOP和各分级组分均可显著(p<0.05)增强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NO的释放以及TNF-α和IL-1β的分泌。结论:铁皮石斛多糖及其分级组分均有免疫调节活性,且分子量较小的免疫调节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扫频式超声波预处理对玉米醇溶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方法:以ACE抑制活性和水解度为指标,考察扫频超声波对玉米醇溶蛋白制备ACE抑制肽酶解特性的影响;研究经扫频超声处理后,玉米醇溶蛋白二级结构、表面形貌、酶解产物氨基酸组成等特性的变化。结论:扫频超声波预处理玉米醇溶蛋白后,其水解度和酶解液的ACE抑制率显著提高;酶解产物的疏水性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含量大幅度提高。(40±2)k Hz/(68±2)k Hz组合双频扫频超声波预处理后,玉米醇溶蛋白酶解液的ACE抑制率为43.7%,与未超声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21倍。玉米醇溶蛋白经超声处理后其二级结构发生变化;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分析表明,双频扫频超声处理使玉米醇溶蛋白颗粒迅速疏松、细化,出现分子自组装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