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9篇
轻工业   10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正硅酸乙酯、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乙醇、水和盐酸为原料制备硅溶胶,将直接大红4BS杂化其中,制备直接染料杂化硅溶胶。探讨该杂化硅溶胶的染色性能,并与直接大红4BS染色后固色剂固色工艺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染色后固色剂固色工艺,硅溶胶含量40%,氯化钠用量10g/L,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5 min工艺下,染色K/S提高了11.1%,干湿摩擦牢度各提高了1级,原样变色牢度和沾色牢度各提高了0.5级。杂化硅溶胶染色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与未处理样相比略有增加,其中径向拉伸断裂伸长率增加11.6%。经杂化硅溶胶处理后织物弯曲刚度和弯曲滞后矩略增加,织物手感略减小。通过SEM照片可以看出杂化硅溶胶染色的纤维表面形成一层溶胶薄膜。  相似文献   
62.
为获得一种可检测紫外光强度的光致变色纺织品,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以螺吡喃光致变色材料为芯材,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的微胶囊,用微胶囊对棉织物进行丝网印花。表征了所制备微胶囊的粒径、形貌、芯材包封率及光致变色性能。采用自制变色梯度板记录微胶囊印花织物变色色差,探究了紫外光辐照条件对棉织物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和印花工艺对其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螺吡喃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729 nm,分散指数为0.34;印花织物变色色差随微胶囊质量分数、紫外光强度及照射时间的提高而增加,微胶囊质量分数为14%的印花织物经30 W/m2紫外光照射100 s,变色色差可达19.02;印花织物的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分别可达4~5级和4级,20次紫外-可见光循环照射后光致变色色差损失12.26%。  相似文献   
63.
在二炔单体自组装过程中掺杂纳米氧化铜粒子,经紫外光(λ=254nm)照射聚合得到蓝色聚二炔/纳米氧化铜(PDA/CuO-NPS)复合物。在未聚合分散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制备均匀的热致变色PVA/PDA/CuO-NPS薄膜。结果表明,PDA/CuO-NPS复合物具有蓝色到紫色再到红色的颜色转变特性,随着光聚合时间增加,分子内应力增加,变色温度由60℃降低为50℃。降温后分散液颜色迅速恢复到紫色,618nm处的峰值显著提高。通过与聚乙烯醇的交联,得到的PVA/PDA/CuO-NPS薄膜两步变色温度分别升高到约50℃和约85℃,并在红色(30℃)和黄色(90℃)之间可逆转换,经过多次循环后仍具有良好的可逆热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64.
用β-环糊精开发芳香医疗保健纺织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芳香疗法为芳香纺织品的开发提供了契机 ,本文主要介绍了 β 环糊精的结构、性质 ,提出了用 β 环糊精开发芳香医疗保健纺织品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65.
采用1,4-二氨基蒽醌作为发色体,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紫色预聚物,与聚乙二醇600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氨基蒽醌紫色聚氨酯微球。考察了乳化剂种类、用量、乳化速度、发色体用量对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80)和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Span80)相比,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乳化剂更适合用于聚氨酯球的制备。SDBS质量分数3.5%(以油相为基准)的粒径分布最窄,微球粒径在350nm左右。微球平均粒径随乳化速度增大而减小,在8000r/min粒径分布最集中。发色体在壳层体系中加入量为1mmol时粒径分布系数最小,平均粒径在500nm。通过SEM和TEM表征,结果显示:聚氨酯微球粒径在500nm左右,表面光滑的球形,内部呈空心结构。氨基蒽醌聚氨酯紫色微球印花织物颜色性能优异,且具有较高色牢度。  相似文献   
66.
为了提高导电纤维的可拉伸性,采用湿法纺丝法制备聚氨酯纤维(TPU纤维),将TPU纤维浸渍三氟乙酸银溶液并还原制备纤维状纳米银颗粒/聚氨酯导电纤维(AgNPs-TPU导电纤维)。探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AgNPs-TPU导电纤维的导电性和拉伸性,研究了AgNPs-TPU导电纤维拉伸传感性能。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25%的TPU纺丝液所制备的TPU纤维浸渍20 mg/mL三氟乙酸银溶液还原4次后,AgNPs-TPU导电纤维单位长度电阻为10.79Ω,抗拉伸强度为5.14 MPa,断裂伸长率为576.18%。在不同拉伸应变的情况下,AgNPs-TPU导电纤维可通过自身电阻变化率的变化对不同的拉伸应变信息进行表征,实现将拉伸应变信号稳定转化为电信号,具备良好的拉伸传感性能。  相似文献   
67.
综述了通过掺杂功能性添加剂制备功能性溶胶,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实现在纺织品上成膜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将带有疏水基团的偶联剂或其他功能性有机组分掺杂到溶胶母体后可赋予织物拒水拒油效果或抗皱耐磨性;通过制备TiO2或ZnO等功能性溶胶能改善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将纳米Ag+掺杂到溶胶中或制备TiO2功能性溶胶能提高织物抗菌性;将功能性物质掺杂到溶胶母体中会增强纺织品阻燃或抗静电性。最后展望了溶胶-凝胶技术在纺织品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8.
范菲  王潮霞 《功能材料》2013,44(10):1511-1514
以聚氨酯为壁材、偶氮染料分散于乙酸丁酯中作为囊芯,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氨酯包覆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微胶囊。考察了分散剂种类及用量、芯壁质量比、均化速度和搅拌速度以及合成温度对聚氨酯微胶囊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Tween80、OP-10、PVC相比,平平加O乳化剂更适合用于聚氨酯微胶囊的制备,且当平平加O用量从5%增加到15%时,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从0.6171μm降低到0.5236μm。随着芯壁质量比从1∶1减小到1∶8,聚氨酯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从0.4731μm增大到0.7147μm。随着均化速度及搅拌速度的增大,微胶囊平均粒径与速度成反比。预聚温度为20~60℃,扩链温度90~100℃对聚合和微胶囊平均粒径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69.
 采用直接分散法和乳液聚合法分别制备了可用于Lyocell纤维原液着色用的水性分散型超细碳黑和包覆型超细碳黑,研究了不同方法得到超细碳黑的粒子大小以及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包覆型超细碳黑的平均粒径明显小于分散型超细碳黑,包覆型超细碳黑在NMMO溶液中的离心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高于分散型超细碳黑,NMMO溶液中加入包覆型超细碳黑,其粘度明显下降,且加入量越大,粘度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70.
范菲  王潮霞 《纺织学报》2015,36(2):81-0
采用原位聚合法分别制备了聚氨酯微胶囊和以聚氨酯为内壳,壳聚糖为外壳的双壳光致变色微胶囊。所制备的聚氨酯-壳聚糖双壳光致变色微胶囊和聚氨酯微胶囊与未包覆的偶氮光致变色化合物相比,表现出增强对偶氮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密封性和通过双壳结构改变偶氮光致变色化合物所接受的光辐照强度的优势。在变色过程中,与偶氮化合物溶液相比,聚氨酯微胶囊和聚氨酯-壳聚糖微胶囊整理液使达到变色稳态的时间分别减慢了1.6 s和4.8 s。在褪色过程中,偶氮光致变色化合物溶液褪色达到稳态需要20 s;聚氨酯单壳光致变色微胶囊整理液的速度减缓至它的36%;而聚氨酯-壳聚糖双壳光致变色微胶囊整理液的速度减缓至它的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