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0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两步阳极氧化法由铝片制得高度有序的多孔氧化铝膜(PAA),采用高电压瞬时脉冲法分离出完整而独立的多通孔氧化铝模板.用SEM对其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瞬时电压脉冲法可以很好地分离出完整的通孔膜,且膜质量很高.孔直径为40~50 nm,孔间距为90~ 105 nm,膜厚度为25μm左右,孔密度高达1.34×10^10个/cm2.通过4次阳极氧化的时间电流密度曲线对比,表明两步阳极氧化可以制得高度有序的PAA膜.  相似文献   
22.
针对无轨电车中铅酸蓄电池出现故障影响车辆正常运营的问题,对分布式蓄电池参数的实时检测系统进行了研究。该检测系统实时检测蓄电池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并通过扩频载波方式将分散的测量结果传送到中央检测控制器,避免了高低压混合布线的问题,特别是很好地解决了电车充电时的高压绝缘问题。通过对采集参数的不断比较,检测系统能提前对不匹配的电池进行记录和报警,经试验证明此方案设计是合理的。本文给出了该检测系统的原理设计和部分软件例程。  相似文献   
23.
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氯化钠、硫酸钠和双氧水为原料制备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率对产品中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氯化钠与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8、反应时间为40 min、反应温度为30℃、搅拌速率为300 r/min时,产品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可达到9.71%;将产品于室温放置一个月,其稳定度达99.50%以上。  相似文献   
24.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通过对锂离子电池充电性能、放电性能的检验可实现对电池性能的综合评价,为此,提出了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理论,以高性能单片机为核心,采用程控恒流恒压方式,通过特定负载对电池充电特性、放电特性、过充特性、过放特性、短路保护特性以及内阻进行检测,实现对电池性能的检验和评价.该方法操作简单、直观,使用方便,测量准确度高,适用于电池生产厂家及质检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25.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是一种核物理现象旱在1946年便有报道并被应用于波谱学、1973年MR成像技术的出现,使磁共振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日臻完善,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因此,对医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系统的检测变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6.
丁二烯萃取精馏过程中,副产品抽余液(BBR)的质量(丁二烯含量)和很多工艺参数有关,工艺参数之间又是相互关联、耦合的,并具有噪声。应用粗集方法将这些工艺数据进行压缩和抽提,解决了工艺参数间的相关问题,同时去掉了一些信息量不大,并带来噪声的成分。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将训练集分成具有不同聚类中心的子集,每一子集用径向基函数(RBF)网络进行训练来获得子模型,然后用模糊聚类产生的隶属度将各子模型的输出加权求和得到BBR中顺丁烯的含量,由顺丁烯的含量来估计丁二烯含量。结果表明,这种软测量算法具有较好的建模效果,由于采取了数据分组训练,大大节省了建模的训练时间,比单纯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要快得多。  相似文献   
27.
观察和分析了白酒显微形态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微观形态的白酒鉴定方法.以白酒显微形态图像信息为桥梁,将白酒内在的、微观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同白酒宏观的酒质级别关联起来,利用白酒显微形态信息从微观上把握白酒的分级.提出白酒鉴别系统方案,构建出具体学习子系统、应用子系统和质量控制子系统框架结构,并进行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28.
以油梨品种哈斯和桂研5号叶茶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ometry,GC-MS)技术对其进行香气成分提取与定量分析,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相似文献   
29.
为进一步探究油梨种质资源脂肪酸组分间关系,为其品种选育、构建油梨种质资源评价体系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以23 份油梨成熟果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测定果实脂肪酸组分,通过相关系数、变异系数、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olyunstaturated/saturated,P/S 值)、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值(monounsated/saturated,M/S 值)、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tic index,AI 值)、高胆固醇指数(hypercholesterolaemic index,HI 值)、聚类分析指标综合评价油梨脂肪酸组分及其营养性。结果表明,不同油梨种质资源的脂肪酸组分之间存在差异性,果肉不饱和脂肪酸种类为6~15 种,占比为36.46%~66.39%;种子不饱和脂肪酸种类为2~11 种,占比为0%~65.26%。各脂肪酸之间普遍存在相关性,多为极显著正相关。变异系数在0.024~4.796,果肉、种子中的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月桂酸4 种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均小于1,表现出遗传稳定性。油梨的M/S 值、P/S 值较高,AI 值、HI 值较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以油梨果肉、种子脂肪酸组成为变量将23 份种质资源分为两类,南亚A、xx1、桂研1 号属于I 类,其油酸、棕榈油酸、亚麻酸、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另一类。桂研1 号果实的油酸、棕榈油酸、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在23 份种质中最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由此可见不同油梨种质资源果实脂肪酸间存在差异性、相关性,脂肪酸组分分析对油梨的品种选育、种质资源评价和综合利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0.
用磷酸二氢钙制磷酸二氢钾的磷收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二次回归正交实验设计,对磷酸二氢钙与硫酸钾生产磷酸二氢钾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钾与磷酸二氢钙摩尔比以及液固比诸因素对五氧化二磷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液固比4:1,硫酸钾与磷酸二氢钙摩尔比(K2O:P2O5)1.1:1,所得P2O5收率超过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