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55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4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71.
沈飞  李凌峰  王辉  余文力  王煊军 《含能材料》2023,31(10):1041-1048
为探究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对层状复合温压装药爆炸释能过程的影响,制备了外层装药具有不同铝粉含量(60%~94%)和不同DNTF含量(0~40%)的多种双层复合装药,采用密闭罐体进行了氮气与空气环境下的爆炸试验,并基于准静态压力与有效机械能的关联性,获得了装药在不同反应阶段的输出能量,同时结合爆炸火球的演变,分析了不同装药的铝粉后燃烧过程。结果表明,当外层装药的DNTF为40%时,其被冲击分散后,散布的DNTF颗粒极易点火并迅速增长,提升了铝粉无氧燃烧速率与云团边缘铝粉有氧燃烧速率,爆轰及无氧燃烧释放的机械能之和比同组分均匀装药提升12%;当外层装药中的DNTF由同比例的聚四氟乙烯(PTFE)替代时,铝粉抛撒后的燃烧速率大幅降低,与外层装药含DNTF的复合装药相比,释放的总机械能下降约22%,冲击波超压、温度也下降显著;当外层装药全部为铝粉时,高浓度的铝粉云团发生持续时间长且剧烈的有氧燃烧,释放的总机械能下降仅为5%,但爆轰及无氧燃烧释放的机械能之和却下降32%,冲击波超压峰值下降幅度较大。可见,复合装药外层中的DNTF组分对于提升铝粉云团的燃烧速率及爆炸早期的能量释...  相似文献   
272.
以重金属污染土壤种植的菊芋块茎为原料经过磷酸水解后发酵产生乙醇,对水解条件、转化性能及重金属在乙醇生产各环节的归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水解磷酸浓度4%、温度90℃、时间180 min,固液比1∶6时,还原糖产率高达92.40%。水解糖液发酵48 h后乙醇产量达53.04 g/L,转化率高达理论转化率的94.00%。乙醇生产中,40%~90%的重金属物质进入废渣废液系统,进入乙醇的部分小于2%,表明重金属污染土壤种植菊芋对后续乙醇转化无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应加强废渣的重金属管控。  相似文献   
273.
刘晴茜  沈飞 《工业工程设计》2023,5(3):32-38, 85
三星堆考古发现,展示了灿烂的古蜀文化,并为人们研究了解古代蜀人服饰文化体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了补充三星堆服饰文化研究在实践层面的缺乏,进一步推动三星堆文化在数字化背景下的传播。以晚商古蜀国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以三星堆青铜造像群为基本材料,以同时期其他墓葬出土相关文物作为补充,并对比前人复原案例,对古蜀人的服装形制、材质、色彩及装饰工艺进行深入剖析,并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复原人物社会历史背景、身份背景及具体活动等,对两位古蜀国人物——大祭司、族长进行服饰复原。此次复原通过数字化手段再现了晚商时期古蜀人祭祀活动中的着装,填补了长久以来服饰在复原研究中该时期的空白,为同时期的服饰复原研究提供了基本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74.
植物油在运输储藏、销售等过程中,容易被储藏环境、储藏方式影响,导致植物油氧化劣变,产生醛酮和羧酸类有害化合物。本研究采用自主搭建的双积分球系统结合逆向倍增算法(IAD),实现植物油吸收系数(μa)与约化散射系数(μ′s)的高精度检测。采用该技术对植物油的热氧化的吸收与散射特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油的热稳定性与其种类相关。基于特征波长建立植物油热氧化μa和μ′s模型的稳定性和精度有所提高。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模型的总正确率能够达到95%。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算法,建立植物油过氧化值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特征波长,建立μa和μ′s的PLSR模型相对分析偏差(RPD)均大于3,表明基于吸收与散射特性的植物油热氧化定量预测模型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定量预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