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8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报道了三种短纤维补强了苯胶和顺了胶。研究了粘合体系,纤维种类对补强胶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一种研究短纤维补强橡胶的快速显微分析法。  相似文献   
52.
塑料用抗氧剂的应用技术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抗氧剂的作用机理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抗氧剂的复合技术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简要评价了各种抗氧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3.
羟基硅油对无卤阻燃HDPE的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氧氧化镁(MH)和水合硼酸锌(ZB)无卤阻燃高密度聚乙烯(HDPE)。测试了试样的拉伸强度、弹陛摸量、断裂伸长率、氧指数、维卡软化点。针对无卤阻燃体系韧性下降很大的缺点.采用羟基硅油进行增韧。结果表明:1000份MH和10份ZB可使体系氧指数达到28.0%,但同时韧性大幅下降,加入6份羟基硅油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材料的韧性  相似文献   
54.
复合阻燃体系阻燃电缆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氧指数、水平燃烧、力学性能、扫描电镜等方法的分析,研究了由超微细氢氧化镁[Mg(OH)]和Br-Sb卤素阻燃剂组成的复合阻燃体系的用量对HDPE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2和BrSb卤素阻燃剂最佳配比为4:1(质量比)时.综合效果较佳;通过与Mg(OH)2阻燃剂的对比试验.发现复合阻燃剂能保持复合材料较好的力学性能,而且显著提高了阻燃性能:熔体流动速率(MFR)的测定表明当复合阻燃剂的添加量为10份时,仍能满足加工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55.
增韧增强PP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聚丙烯(PP)种类,增韧剂丙烯-辛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SBS/EPDM)和CaCO3用量对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P EPF30M为基体树脂,SBS/EPDM为增韧剂,CaCO3为增强剂。当添加SBS/EPDM质量分数为25%,CaCO3质量分数为19%时,制得的增韧增强PP复合材料满足PP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NBR/PP共混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别选择普通氯化聚乙烯(CPE)、高氯化CPE、MP(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简称)、复合CPP等对丁腈橡胶/聚丙烯(NBR/PP)共混体系进行增容研究;利用半有效硫化体系以及改性树脂硫化体系对共混体系进行动态全硫化研究;用透射电镜研究部分共混体系的亚微观结构,讨论其与共混体系宏观性能间的关系;利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对连续相的结晶形态进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以CPP为相容剂的共混体系经过动态全硫化后具有优良的耐热油性及其他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7.
杨尚磊  潘炯玺  谢雁  杨伟良  张雷 《电焊机》2004,34(10):40-42
介绍了一种新型管材-熔塑钢管的结构及其生产工艺,分析了熔塑钢管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思想、结构原理、关键技术以及控制系统。熔塑钢管生产线的设计兼具了生产效率和生产的柔性化要求,可以用于HDPE、LDPE、XPE及PPR等不同塑料与钢的复合,生产不同规格产品的相关零部件能够实现快速高速或更换。各工序的加工设备之间的快速传输以钢管焊接速度为时间控制点。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钢筋焊接网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工艺、设计思想、结构原理、特点以及控制系统。钢筋焊接网生产线的设计满足生产效率和生产的柔性化要求,可以满足手动、半自动、全自动和盘条供料或直条供料的不同需要,生产不同规格产品的相关零部件能够实现快速调整或更换。各工序的加工设备之间的快速传输以焊接主机的一个焊接循环为时间控制点。  相似文献   
59.
分别选择以MP(马来酸酐+PP)、MAD(自制增容体系)等作为NBR/PP的增容体系,其中对马来酸酐熔融接枝PP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次,还对不同橡塑比对共混体性质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而在讨论硫化体系时,采用了3种不同的硫化体系:DCP体系、酚醛树脂体系以及硫磺体系都进行了探讨。通过进行DSC、透射电镜的分析对产品的亚微观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0.
硅烷交联高密度聚乙烯的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硅烷交联聚乙烯的整个反应过程,以HDPE、过氧化物和不饱和硅烷为基本原料,首先通过挤出熔融法将不饱和硅烷接枝到聚乙烯链上,然后将接枝物进行水解交联反应制得交联产品。通过实验研究了引发剂、硅烷、催化剂对拉伸强度的影响。在工艺条件得到优化的情况下,应用三因素四变量正交设计确定了最佳配方。引发剂、硅烷、催化剂的用量分别为 1phr、1.4phr、0.6phr。讨论了交联温度、交联时间对拉伸强度以及交联时间对凝胶率和维卡软化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