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2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以后过渡金属(Ni、Pd、Fe和Co)络合物为主催化剂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沿革及研究进展,包括催化剂的合成、结构、性能、催化烯烃聚合机理等。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前述研究所建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1〕和聚合物微观质量数学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数值确定和模型的求解,对间歇生产过程和连续动态、稳态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模拟和分析。证明所建数学模型能较好地表征Bd/St乳聚生产E—SBR过程中转化率与时间关系,平均分子量及多分散指数与转化率的关系、乳胶粒平均粒径与转化率的关系、共聚物链平均组成与转化率关系等。  相似文献   
93.
双环戊二烯二甲酸双缩水甘油酸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环戊二烯二甲酸双缩水甘油酯是一种新双环氧化合物,用作交联剂或共聚单体可形成热可逆的共价交联结构,从而得到热可逆共价交联型热塑性弹性体。探讨了DGDCA的合成方法和优化的制备条件,考察了DGDCA的物性,并通过H-NMR,IR,MS等方法对所的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4.
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与硅酸四乙酯经酯交换制得的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酸二乙酯与丙烯酸酯进行乳液聚合,制得了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稳定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乳液;讨论他乳化剂种类和用量,以及不饱和硅酸酯单体用量对聚合转化率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表征了乳胶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乳液聚合可以制得原位水解并稳定分散的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乳液。  相似文献   
95.
96.
采用Stokes落球模型研究了两相密度差对油/水分散体系悬浮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考察了水相粘度及水相界面张力对油/水分散体系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色多相分散体系的悬浮稳定性主要由两相密度差决定,当两相密度差降至0.5kg/m3时,可以制得悬浮稳定性很好的复色多相分散体系。水相粘度增大,悬浮稳定性提高。水相界面张力对丙烯酸酯-聚氨酯油相形成的分散体系影响较大,当其界面张力大于69.5×10-3N/m时,分散稳定性好。只要粒子间不易相互融结,形成的复色多相分散体系便不发生渗色现象。  相似文献   
97.
丙交酯及聚乳酸的合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D, L-乳酸为单体、氧化锌为催化剂,使乳酸先缩聚后解聚制备了D, L-丙交酯;再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使丙交酯单体开环本体聚合制备了聚乳酸.考察了乳酸脱水温度、氧化锌用量对丙交酯收率的影响;考察了聚合温度、辛酸亚锡用量对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光谱( 1H-NMR)对丙交酯及聚乳酸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酸在130℃、氧化锌质量分数为1.3%时,仅用3h就可制得丙交酯,且其收率大于24%;丙交酯聚合时,当n(单体)/n(辛酸亚锡)= 5000、聚合温度在160℃时,常压聚合5h即可得到粘均分子质量为6.3×104的聚乳酸;IR、 1H-NMR测试结果表明环状丙交酯在辛酸亚锡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了开环反应.聚乳酸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降解实验表明,聚乳酸具有很好的降解性,在碱溶液中降解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98.
本实验的目的,是在催化剂配方研究[1]的基础上考察聚合条件对橡胶物性的影响,并对短期连续运转的挂胶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
以Smith-Ewart乳聚理论为基础,建立了Bd/St浮液共聚合生产E-SBR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根据过程的稳态和动态特性,分别建立 态和动态动力学数学模型。模型中全面与查了由于化学反流入、注等对体系中各组份的深度乳胶料总数和粒径分布、转化率等过程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建立了Bd/St乳液共聚合反应过程的聚合物微观质量数学模型,在模型中全面考查了聚合物的微观质量参数,如平均组成、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支化度等与聚合过程状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