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技术理论   1篇
化学工业   35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从宏观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经营环境、体制改革等方面分析了21世纪前20年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同时,分析了在科技进步、原油资源安全、可持续发展、跨国公司及市场格局变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阐述了中国石化科技创新的成果及整体实力,提出了中国石化的发展目标及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2.
以170万吨/年甲醇制丙烯(MTP)实际装置为背景,对MTP分离流程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借鉴石脑油乙烯装置分离的经验,并针对MTP产品气的组成特点,优化形成了适合MTP产品气分离的顺序、前脱丙烷和前脱乙烷分别组合装置自身物料做吸收剂的中冷油吸收技术的三种分离流程,省去了乙烯制冷系统。通过对全流程模拟计算数据的对比分析,优选出了前脱乙烷组合装置自身物料做吸收剂的中冷油吸收技术分离流程。对优化组合采用脱乙烷预分离技术、脱甲烷塔尾气回收分凝分馏塔技术、吸收剂物流的选择、碳二分离高度热耦合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全流程模拟计算数据的比较分析,优选出了最优化的分离流程,即前脱乙烷中冷油吸收流程组合预分离技术、用自身物流混合碳四做吸收剂、分凝分馏塔回收脱甲烷塔尾气技术和高度热耦合的脱碳二分离技术。在没有乙烯、碳四和碳五循环回MTP反应器及尾气中乙烯损失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此优选分离流程,产品气压缩机和丙烯压缩机双机功率为19.8 MW。  相似文献   
23.
王基铭 《当代石油石化》2005,13(4):1-3,i001
目前,中国石化工业已具备较强的发展实力,石化产业初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原油储运设施和成品油营销网络正在加快建设。今后,中国石化工业将围绕有效利用资源、清洁生产、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石化核心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石化传统产业等方面继续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将抓住机遇,力争到2010年发展成为主业突出、资产优良、股权多元、技术创新、管理科学、财务严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  相似文献   
24.
王子宗  王基铭  高立兵 《化工进展》2021,40(4):1827-1836
加快发展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是我国石化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而摸清现状、找准短板是精准施策的前提。本文在对比分析几种主流智能制造参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石油化工行业“产品链、资产链、价值链”三链视图模型,进而将石油化工工业软件分为五大类,即研发设计类、生产管控类、石油供应链管理类、资产管理类和经营管理类,绘制了石化工业软件全景图谱和分类图谱;从功能、技术、商业三个维度设计了软件成熟度评估指标,通过对三大国营石化公司(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部分大型民营企业、六十余家软件供应商调研,研究分析了自主石化工业软件的市场和成熟度情况,编制了自主软件成熟度图谱和供应商图谱,厘清了短板软件清单,形成对我国石油化工工业软件体系化的认识,为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5.
通过水热溶剂法合成了几种对苯二甲酸金属盐。首先通过FTIR光谱法研究了对苯二甲酸盐中金属离子和羧酸盐的配位型。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锌和对苯二甲酸铝的结合类型主要是桥接配位,而螯合配位模式主导于对苯二甲酸镁和对苯二甲酸铈。其次,通过TG和Py-GC / MS技术研究了在氮气环境下对苯二甲酸锌的热分解机理。最后,通过Friedman方法和Flynn-Wall-Ozawa(FWO)方法得到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通过多次线性拟合获得最大概率函数。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锌的分解过程是一步反应,活化能等于187.38 kJ / mol  相似文献   
26.
基于石化工程的特点,阐述了石化工程知识的基本性质和特征,重点介绍了石化工程知识体系结构和石化知识群,从哲学视角对石化工程知识在产业发展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形成了系统全面、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7.
21世纪我国炼油工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分析21世纪国内炼油工业面临的形势,提出应采取的主要技术对策是:渣油催化裂化、加氢、重整是解决炼油工业面临未来挑战的主要手段,应该继续发展;异构烷烃是未来汽油的理想组分,应加速开发环境友好的烷基化、烷烃异构化技术,发展其它可改善汽油、柴油环境性能的添加剂技术和加工技术;对重点加工含硫原油的企业,要加速进行改造;促进炼油与化工的结合,提高有效利用石油资源的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中国石化的现状,分析了其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9.
阐述了中国石油石化及煤化工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石油石化工业发展与钢铁行业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出了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对材料装备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30.
伴随中国炼油和石化工业的发展,炼油和石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50多年来,特别是1983年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以来,按照“振兴石化,科技先行”的方针,形成了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生产企业构成的“产学研”研发体系,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组织技术攻关,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建立了实力雄厚、配套完整的石化工业体系,使中国进入了世界石油化工大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