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62篇
化学工业   106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29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8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241.
分光光度法测定钴—钼废催化剂中钼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在还原剂存在下硫氰酸钾与钼的显色反应。发现硫脲存在下,钼与硫氰酸钾在1.5-2mol硫酸溶液中中形成橙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60nm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18.5×10^3L.mol^-1,cm^-1。钼浓度与钼络俣物的吸光度在0-20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42.
恒回流比二元间歇精馏轻组分的极限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恒回流比操作方法,在塔顶、塔板持液时,间歇精馏二元理想混合物,馏出液中轻组分极限浓度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举例计算检验了馏出液中轻组分极限浓度的数值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43.
为了完善间歇精馏过程的模拟技术,研究了模拟间歇精馏过程的数值计算误差及其相对稳定定量方法。采用拟稳态法模拟理想条件下恒馏出液组成操作常规二元间歇精馏过程,总汽化量数值计算结果的误差是截断误差、舍入误差和传播误差的耦合。根据大数定律,提出了理论板有限时,总汽化量数值计算结果误差的近似计算方法,及提出了采用拟合法计算Richardson外推法的误差系数。拟合法通过拟合足够多组总汽化量的数值计算结果和相应的过程离散段数计算误差系数,有效降低了(或消除)随机误差(舍入误差和传播误差)对计算误差系数的影响,提高了Richardson外推法估计截断误差的准确(稳定)性。  相似文献   
244.
超临界络合反应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介绍了超临界络合反应分离技术的原理、分离过程、目前已开发出的络合剂、络合剂的选择原则以及影响因素,指出了当前超临界络合反应分离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45.
介绍了采用水分快速测定仪测定豆腐柴果胶粉的水分含量的方法,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为:试验试样质量1.5g,加热电压220V,加热时间6min。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可及时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46.
为保障工作面推进至接近见方位置时安全回采。以郓城煤矿1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深井、厚表土、厚基岩特厚煤层工作面推进至见方位置时的致灾机理与安全开采技术。得到如下结论:深井、厚表土、厚基岩、特厚煤层工作面仍存在"见方效应",见方时,前方煤体集中应力和集中应力系数达到最大;对厚表土起承载作用的岩层跨度达到极限破坏长度,厚表土载荷将岩层击穿,称为厚表土的应力击穿效应,此时厚表土由静载转化为动载加载至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击穿效应"为冲击地压发生的诱发因素;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见方效应"与"应力击穿效应"相互叠加致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集中的范围在70 m左右,微震监测和应力在线实时监测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47.
以山东李楼煤矿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调研、工程对比、现场监测等方法,对李楼煤矿2020年以来发生的大能量事件展开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系统分析了支承压力分布、工作面“见方”、过断层以及回采速度等4个影响因素与大能量微震事件的关系以及大能量事件的诱发原因。1302(上)工作面采动影响范围约为工作面后方30 m至工作面前方170 m,超前应力峰值约为工作面前方70 m,而侧向微震事件主要分布在沿空巷道附近,整体向采空区一侧偏移;1303工作面微震事件在工作面推进方向的分布范围为工作面后15 m至工作面前200 m,超前应力峰值约为工作面前80 m,1303工作面微震事件在侧向分布形态呈双峰型,向运输巷一侧偏移,受宽煤柱影响,运输巷一侧应力集中程度高于回风巷一侧;工作面“见方”前,微震事件频次和能量逐渐增高,“见方”后趋于平稳;在过断层前,微震事件逐渐升高,过断层期间急剧下降,过断层后逐渐趋于平稳,事件峰值位置距离“见方”前或断层前40 m左右;当1302(上)工作面回采速度为50 m/月,1303工作面回采速度为60 m/月时,频次与能量最大。(2)通过分析大能量事件的诱发因素及发生位置...  相似文献   
248.
生物技术专业化工特色应用型人才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显特色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近10年来,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化工特色应用型人才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提高,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