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3篇
轻工业   11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现有挤压膨化产品多以纯谷物为原料,蛋白质含量低,营养价值相对较差。为评估提高禽肉蛋白质含量对挤压膨化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机筒温度及鸡肉粉质量分数对挤压膨化产品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物料鸡肉粉质量分数能够显著提高产品蛋白质量分数、保水能力、硬度、脆性、体积密度及吸水指数,降低产品糊化度、膨胀度(P<0.05),产品硬度从3 558 g增加到6 775 g,膨胀度从3.69降低至1.27,糊化度则从96.1%降低至92.0%,但对产品的色泽、水溶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同时,升高机筒温度能够显著提高产品的硬度、脆性、咀嚼性和糊化度,降低产品的吸水指数、水分质量分数和膨胀度(P<0.05),产品硬度从2 703 g增加到5 081 g,糊化度从93.1%增加到96.8%,膨胀度从2.78降低至2.41,但对产品的色泽、蛋白质量分数影响不显著(P>0.05)。确定了最佳鸡肉粉质量分数为30%,最适机筒温度为155 ℃的产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2.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需求的增加,我国地方猪养殖和肉制品加工产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机,为了开展对地方猪肉质量属性的比较分析,本研究以外三元猪肉为对照样品,对市场份额较大的壹号土猪、北京黑猪、湘村黑猪和东北民猪的背最长肌营养属性、理化和感官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对五花中层脂肪的诱导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就其腊肉制品的氧化状态、色泽特征、风味特征和滋味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外三元猪肉具有最高的蛋白质量分数、最低的粗脂肪质量分数和较高的水分质量分数;壹号土猪肉和湘村黑猪肉pH值较高,东北民猪肉pH值较低;地方猪肉红度(a*)值和黄度(b*)值均高于外三元猪肉,除东北民猪肉外,其他地方猪肉的亮度(L*)值均高于外三元猪肉;除湘村黑猪肉外,本研究考察的其他地方猪肉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均高于外三元猪肉,其中壹号土猪肉的T-AOC最高;壹号土猪液化脂肪的诱导氧化时间最长(P<0.05),其他猪液化脂肪的诱导氧化时间均较短(P>0.05);东北民猪腊肉、湘村黑猪腊肉L*值低于外三元猪肉(P>0.05);壹号土猪腊肉的L*值最高(P<0.05),但a*值和b*值最低(P>0.05);壹号土猪腊肉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最低,北京黑猪腊肉的TBARS值最高(P<0.05);5 种腊肉产品主体风味特征明显,运用主成分分析可以实现对不同产品的区分,其中东北民猪腊肉与外三元猪腊肉风味有相似之处;外三元猪腊肉的涩味值较低,但酸味、涩味回味、鲜味、鲜味回味和咸味值均处于较高的水平。结论:外三元猪肉蛋白质量分数较高,其腊肉制品的味觉值也较高;北京黑猪鲜肉的色泽特征较好;壹号土猪脂肪具有较高的氧化稳定性,其腊肉制品也具有较好的氧化状态。综上,不同品种猪肉的理化性质和感官特征存在差异,且加工肉制品的感官特征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3.
食源性兴奋剂的预防控制是各类体育赛事管理机构和供应服务基地保障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食源性兴奋剂的食物来源与分类,并对2008年—2018年国内外食源性兴奋剂误服的阳性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其误服产品种类、主要检出成分与类型、误服原因,并归纳其主要特征,最后对国内外近年食源性兴奋剂法规标准进展进行梳理,为加强我国食源性兴奋剂检测研究与预防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4.
水浴复热时间对猪肉糜制品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闻技术对不同水浴复热时间(0、5、20、35、65?min)处理猪肉糜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复热时间样品共鉴定出54?种风味物质,共有物质36?种;复热前期(5~20?min)以醛类物质为主,复热后期(35~65?min)酸类物质含量大幅升高;戊醛、己醛、辛醛、(E,E)-2,4-癸二烯醛含量随复热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1-辛烯-3-醇和2-戊基呋喃受复热时间影响不显著(P>0.05);基于风味活性值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复热显著改变猪肉糜制品风味;以戊醛、己醛、辛醛和(E,E)-2,4-癸二烯醛为过熟味(warmed-off flavor,WOF)评价指标,随复热时间延长,WOF对猪肉糜制品总体复热风味的贡献略降。因此,脂质氧化是猪肉糜制品复热风味形成的主要途径,较短时间复热更易促进WOF产生。  相似文献   
85.
国内外经济利益驱动型食品掺假防控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三聚氰胺”、“马肉事件”等影响广泛的食品领域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 (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EMA)事件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贸易造成严重危害。国内外针对EMA问题已经 展开了许多研究,本文从EMA事件基础数据库的构建、事件特征、影响因素和防控技术体系等方面对当前国内外 EMA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我国也应加强对EMA事件的搜集、分析以及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防 控机制的研究,从而更好地应对EMA问题。  相似文献   
86.
<正>继2012年初启动年度食品安全热点媒体沟通会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连续第4年组织专家对微生物、食品添加剂、重金属、转基因、福喜事件等12个2014年食品安全热点词深入解读,4位院士,10位教授、研究员、博士等14位老中青优秀专家整体参与,其阵容强大、专业、权威,新出炉的对2014年食品安全解析的\  相似文献   
87.
采用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电子鼻分析亚油酸对美拉德体系的作用以及复热对亚油酸-木糖-半胱氨酸的影响。结果显示:共测定出53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共有物质13种,3个组中挥发性物质总量分别为1 598.61、2 330.71μg/kg和1 675.09μg/kg。添加亚油酸后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降低,说明亚油酸对于美拉德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复热处理后模拟体系中除酸、醇类物质外,其他类物质含量均呈降低趋势,气味活度值分析显示1-辛烯-3-醇含量的增加以及肉香、脂香类物质含量的降低可能是导致热异味产生的原因。电子鼻分析显示无机硫化物也可能是复热导致异味来源。  相似文献   
88.
王守伟 《中国食品》2012,(21):16-20
肉类在中国国民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民生产品.肉类生产的发展关乎十几亿人民的福祉和健康。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肉类产量最多的国家,不论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在一般产能上都已位居世界前茅。但是中国肉类行业的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在生产方式、生产结构.保障体系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过去的一年.中国肉类生产处在多发异常的自然灾害和国内外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使中国肉类产品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但是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同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克服困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数据(FAO)显示,随着工资的增长和消费习惯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全球肉类需求将保持强劲。FAO预测2050年全球肉类生产需要达到4.55亿吨.也就是较之2005-2007年的水平增长76%。中国已经占有世界将近一半的猪肉生产量和消费量。有意思的是.中国动物蛋白的人均消费量,目前已超过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本文为中国肉类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先生,在2012肉类食品产业发展战略大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89.
工程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守伟  许剑  杨君  王先义  徐进 《爆破》2011,28(2):116-118
基于重庆地区山多、地形地貌复杂、土石方爆破工作量大、爆破从业人员素质低、流动性大等特点,提出了以公安部门牵头,依托高校丰富的师资资源,采用定期加强培训的办法用以加强对爆破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该方法实施一年来,爆破安全事故比同期下降许多,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0.
为了对牦牛骨营养价值进行分析,采集西藏当雄牦牛、四川红原牦牛和青海久治牦牛后腿棒骨,分析骨蛋白质、水分、脂肪、氨基酸、胶原蛋白、矿物质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等品质,并与西门塔尔牛骨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牦牛骨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氨基酸总量、胶原蛋白含量分别为(19.88±1.41)%~(20.37±1.94)%、(20.09±0.68)%~(23.35±0.37)%、16.51 mg/g~25.03 mg/g和 24.10 mg/g~46.38 mg/g,均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骨(P<0.05),但西门塔尔牛骨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牦牛骨(P<0.05);西藏当雄牦牛骨胶原蛋白、总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饱和脂肪酸占比均较高;西藏当雄牦牛骨锌和镁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骨产品(P<0.05),钙、磷含量也处于较高水平。总之,牦牛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当雄牦牛骨营养价值更高,具备进行产品加工和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