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10篇 |
化学工业 | 1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4篇 |
矿业工程 | 32篇 |
轻工业 | 4篇 |
水利工程 | 10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利用ANSYS程序分析软岩冲击矿压及广义应力(应变)率准则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ANSYS程序分析了权台煤矿软岩冲击矿压。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处理。总结出一种用于判断冲击矿压的广义应力(应变)率准则。即冲击矿压发生时。冲击点附近的应力(应变)变化比其他时刻同地的变化和其他位置同时刻的变化都为剧烈。并将这一准则用于工作面回采时的冲击矿压预测。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冲击地压研究系统包括发生机理、发生准则及基于机理和准则的预测和防治。因诱发冲击地压影响因素众多,相应的类型多样,传统的研究多集中在机理、监测及防治的独立性研究上,造成现场冲击地压预测和防治的盲目性。为了系统性掌握冲击地压机理,提高冲击地压预测和防治效率,通过调研已有的冲击地压分类方法,从能量贮存及释放主体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冲击地压分类方法;依据扰动响应失稳理论,分析了各类型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建立各类型冲击地压力学模型,得到了冲击地压发生条件的解析解和发生时释放能量估算公式;并对分类方法在预测和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探。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能量贮存及释放主体的不同,冲击地压划分为煤体贮存及释放能量型(Ⅰ)、顶板贮存及释放能量型(Ⅱ)、断层带及围岩贮存及释放能量型(Ⅲ)3种类型;Ⅰ型冲击地压由煤体压缩失稳并释放贮存的弹性能产生,发生条件由煤体固有属性单轴抗压强度σc和冲击倾向性指数K决定,释放能量与冲击倾向性指数K呈反比关系;Ⅱ型冲击地压由顶板-煤层变形系统中顶板断裂失稳诱发,顶板抗拉强度σt越大,冲击的临界采空区跨度Lcr...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贸易出口由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4221.2亿美元,年均增长18%;进出口贸易额由世界排名第32位稳居第3位;拥有外贸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也由当年的10家左右,增长到现有的40万家左右。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外贸实务界、学术界、中介组织以至政府部门常有这样的抱怨或无奈:我国企业在出口中常常自相竞争、相互压价,结果“肥水流入外人田”,并导致国外的反倾销。有观点将其称为“恶性竞争”,有的甚至将其归结为文化的劣根性,说“我们的企业就喜欢窝里斗”,也有的认为这是转型经济中的特有现象。本文拟对这一现象进行辨析,以期对此有客观的透视。 相似文献
15.
专用车辆的设计归属于技术设计的一种,具有着所有设计结果的多解性以及相对性,这就对选择最终的设计方案带来的难题。本文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评价过程,并探讨了其运用在专用车辆设计方案选择中的办法,希望对专用车辆设计方案的选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17.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融合区域经济结构的资源特色,调整创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合理设置复合型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结构,强化创业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区位条件+实践教学+文化育人三者整合的理念构建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主研制的静-动加载试验系统开展了等强与非等强螺纹钢锚杆的静力拉伸实验及有无预应力加载的动力冲击实验。结果表明:在静荷载作用下等强与非等强螺纹钢锚杆都经历了“线弹性变形-屈服平台-强化阶段-径缩破坏”的4个阶段;冲击加载时锚杆的屈服阶段可划分为瞬态屈服与稳态屈服,瞬态屈服的峰值载荷明显高于稳态屈服载荷,且相同直径条件下与静力加载相比锚杆屈服伸长量减小;当冲击能量低于9 kJ时,锚杆杆体能承受多次冲击扰动,且冲击后能够保证足够的杆体强度,但当冲击能量高于9 kJ时,锚杆抗冲吸能性能显著下降,低能量冲击时非等强螺纹钢锚杆的抵抗能力明显优于等强螺纹钢锚杆;无论从锚杆的动态轴力-位移曲线还是从锚杆的峰值载荷与伸长量上看,预应力对冲击载荷下锚杆的动力响应特征无明显影响,但进行防冲支护时,有必要提高预应力加载水平。 相似文献
19.
1室温的影响 由氧弹法原理可知,测定煤的发热量,实际上是测定温度的过程.该过程与仪器、介质、环境温度等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冲击危险巷道防冲吸能支护缺乏量化设计方法这一难题,从冲击地压巷道围岩的静-动力学环境与结构特征两方面,开展防冲吸能支护强度计算方法研究。研究表明:由于支护与卸压双重作用,巷道周围形成了以巷内支护层、锚固层、卸压层以及原岩层为主的多层圆环结构,各层圆环内的围岩材料性能在巷道围岩径向方向形成典型的梯度结构特征。基于拟静态法,将远场冲击动载荷与围岩静载荷叠加,通过简化锚固层内锚杆(索)支护作用,弱化卸压层内煤岩力学参数,建立了冲击地压巷道围岩梯度结构力学模型。利用梯度结构内多层圆环接触面上的应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梯度结构围岩内多层圆环接触面间的受力分析,验证了弱化卸压层内的煤岩力学性能、增加卸压层的结构尺寸、提高锚固层的支护强度,可减小冲击载荷对巷内支护层的作用,提高巷内支护层的抗冲击能力。引入冲击破坏等级系数,建立了吸能防冲支护强度与冲击地压等级间的关系,给出了冲击危险巷道三级吸能防冲支护的强度计算方法,实现了冲击危险巷道吸能防冲支护参数的量化设计。结合某矿具体工程实践,核算了该矿所采用的“锚杆(索)+可缩性36U棚支架+液压抬棚和吸能液压支架”三级吸能防冲支参数最大能够抵抗等级为2级(相当于震源距离巷道100 m,释放108 J能量)的冲击地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