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两性孪联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月桂醇与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低温酯化反应及与N,N-二甲基十二胺在65℃下亲核溶剂中开环反应合成了两性孪联表面活性剂(C12H25OPO-(O)O(CH2)2(CH3)2N+C12H25,C12-C12),其临界胶束浓度为0.009 2 mmol/L,最低表面张力为25.61 mN/m。采用界面张力法考察了两性表面活性剂C12-C12在癸烷中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协同作用。不加电解质时,二者混合胶束能产生协同作用,但在降低界面张力上不具备协同作用;在质量分数为7%的NaCl溶液体系中,电解质降低了SDS/癸烷的界面张力,促进了SDS向胶束中转移,复配体系C12-C12/SDS/癸烷/NaCl具有降低界面张力效率、形成胶束能力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化学驱开发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驱是一种深度改变储层油、水、岩石矿物相互作用机制和高强度驱替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是中、高渗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对油田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回顾化学驱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化学驱主要机理(乳化、润湿性改变等)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化学驱配方、注入方案、注采工艺技术、地面工程标准化等成果。通过分析化学驱适用条件、经济可行性及对环境影响等因素,提出了化学驱未来向无碱、高效、绿色体系发展的新趋势。化学驱应对低油价的主要策略应以"二三结合"、高效化学剂工业化生产体系、地面工程标准化及实用化等为主要手段,才能确保化学驱技术在低油价时成为更加高效、低成本、绿色环保的新型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  相似文献   
13.
高温高压注蒸汽三维物理模拟实验是进行稠油热采机理研究及优化油田开发方案的有效方法,模型是高温高压注蒸汽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的核心部分。为模拟真实油藏条件必须合理控制模型热损失。基于理论计算方法,采用热流数值模拟技术,提出了一种实验模型热损失控制设计方法。采用该方法,在氮气作为围压介质的大型高温高压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系统上实施了模型热损失控制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热损失得到有效控制,油藏中蒸汽腔扩展得以真实模拟。  相似文献   
14.
Gemini表面活性剂不同于常规表面活性剂,其临界胶束浓度低,润湿性好,表面张力、Krafft点低,聚集形态特殊,引起广泛关注。介绍了近年来有关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的最新结构,阐述了聚合度、联接基和疏水基对Gemini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油田用两性孪连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癸醇、十二醇、十四醇和十六醇分别与1,3,2-二烷磷酰氯低温下反应生成环状磷酸酯的中间产物,再用N,N-二甲基十二胺在亲核溶剂中进行开环反应合成了两性孪连表面活性剂;通过红外光谱、薄层色谱(TLC)分别对中间产物结构及目的产物形成过程进行了监测,精制提纯后得到了4种含N 和磷酸根的两性孪连表面活性剂,其质量收率分别为32%,54%,18%和28%;产物的结构通过1HNMR、IR进行了鉴定。元素组成分析表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C,H,O,N的分析值与理论计算值偏差不超过0·3%。4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12·5,9·2,7·8和7·7×10-6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分别为23·90,25·61,27·68和35·82mN/m。该两性孪连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抗盐、高活性性能,是一种油田用新型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6.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月星  韩冬  鲁毅强  王红庄 《化学世界》2005,46(11):696-700
Gemini表面活性剂通常是由两(或三)条疏水链、两个亲水基和一个连接基组成的两性分(离)子,与由单亲水基和单疏水链构成的传统表面活性剂分(离)子相比较,在临界胶团浓度、界面性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性质。详述了该类新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质,比较了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受储层非均质性、钻井轨迹、启动方式、操作策略等因素影响,近1/3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开发效果不理想,表现为井下温度不均、局部汽窜、泄油速度慢、油汽比低。此外,大量强非均质稠油油藏面临水平井经济开发的难题。布署流量控制器(FCDs)实施分段管理,是近年来诸多石油公司改善稠油开发效果的技术方向之一。虽然流量控制器早已成功用于常规油气田控水开发,但在SAGD应用中仍面临高温高压、相变、稠油高黏强温敏、复杂乳化(油包水、水包油、水包油包水)、油水汽/气多相组成、出砂等新挑战。通过分析SAGD提质增效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总结了流量控制器在SAGD工况下的相变压力损失、额外阻汽效应等机理;统计了国外矿场试验项目的应用效果,分析了部分项目效果不佳的原因。通过筛选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SAGD应用的地质条件、实施动机、钻完井、举升和操作工艺、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国外FCDs技术应用处于试验验证到工业推广的过渡阶段,总结了流量控制器在SAGD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具体包括制约流量控制器调节性能的机制、针对热采工况的流量控制器结构设计和筛选标准、以油藏-井筒耦合为核心的地质与工程一体化设计方法、流量控制器性能的定量评价能力等。最后,针对FCDs技术的现场应用提出了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近年来纳米技术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评述。其中包括由表面活性剂和疏水改性纳米粒子组成的纳米乳液、纳米粒子增强的粘弹表面活性剂体系、固体纳米粒子稳定的CO2气体泡沫和纳米分子沉积膜的作用机理及提高采收率的应用效果;还包括微-纳米颗粒封堵技术、纳米降压增注技术、纳米材料改性破乳技术、尤其是油藏纳米机器人等技术在石油开发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应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领域的纳米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润湿反转剂提高灰岩裂缝油藏基质系统水驱采收率实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港油田官3断块属生物灰岩,裂缝发育,水驱条件下储量动用难。针对润湿反转剂的界面吸附和润湿反转特性,结合该断块灰岩油藏混合润湿的特点,进行了油藏岩心水驱效果评价及润湿反转剂提高水驱采收率方法的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润湿反转剂具有低吸附、高活性的特点,可有效地提高基质系统原油采出程度,实验条件下,可提高水驱采收率8%以上。  相似文献   
20.
高温高压注蒸汽采油三维比例物理模拟新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解决现有热采物理模拟装置模型热损失大、模型内压控制精度低、实验过程监控不足等问题,自主研制成功了新型高温高压三维比例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并提出了注蒸汽采油高温高压三维比例物理模拟实验技术路线。该装置采用热流数值模拟、PID自动控制及三维数据场平面设计方法,重点解决了以下难题并形成特色技术:①采用高温高压热采模型热损失比例模化技术,比例控制模型顶底散热量,实现汽腔持续发育;②采用高温高压三维地层温/压模拟技术,实现模型压力均匀稳定控制,高压舱内各点温差小于±2 ℃;③采用模型三维数据场在线监测与可视化分析技术,实时监测与调控油藏动态。利用该实验装置开展了特稠油水平井与直井组合热采及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三维比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完整刻画了汽腔发育规律,深化了对双水平井SAGD开采机理和生产动态规律的认识。图5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