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明确啶酰菌胺和腐霉利复配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开发新的混配药剂。[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啶酰菌胺、腐霉利以及其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以Wadley法进行了增效作用评价,并验证了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啶酰菌胺与腐霉利复配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以1∶2比例复配效果最佳,增效系数最高为10.34;其次为5∶1,增效系数为7.48。啶酰菌胺与腐霉利以1∶2复配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最佳(86.04%),比单一使用啶酰菌胺和腐霉利的效果好。啶酰菌胺与腐霉利复配物对草莓无药害。[结论]啶酰菌胺和腐霉利以1∶2进行复配对草莓灰霉病具有增效作用,可以在田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2.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项目的施工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也存在一些施工质量控制问题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的问题,本文就煤化工自控仪表工程中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进而保证施工项目工程质量以及施工过程安全、有序的开展。  相似文献   
53.
袁振  令维军  陈晨  杜晓娟  王翀  王文婷  薛婧雯  董忠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8):20210349-1-20210349-6
报道了一种采用氧化石墨烯作为可饱和吸收体的二极管泵浦的被动调Q和调Q锁模运转的Tm, Ho: LLF激光器。采用透过率分别为3%、5%和9%的输出镜,首先研究了Tm, Ho: LLF激光器的连续运转特性。实验和模拟结果均表明采用透过率为9%的输出镜输出特性最好,当最大泵浦功率为20 W时,连续光输出功率高至1793 mW。接着以氧化石墨烯为饱和吸收体,采用透过率为9%的输出镜研究了Tm, Ho: LLF激光器的调Q和调Q锁模特性。实验表明:当790 nm LD泵浦功率小于7.26 W时,激光处于单纯调Q运转状态;当大于7.26 W时,激光器进入稳定的调Q锁模状态,当最大泵浦功率为20 W时,最大输出功率为1052 mW,锁模重复频率为53.19 MHz,对应的平均单脉冲能量为19.77 nJ,该单脉冲能量是目前2 μm锁模激光器的最高指标,同时证实了氧化石墨烯材料在大能量高功率激光锁模中是发展潜力优良的二维锁模材料。  相似文献   
54.
光路部分是光纤延迟线信号延迟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了降低光学损耗、提高系统性能 、精简优化组成结构,提出了一种X波段光纤延迟线光纤分系统的设计方案。首先进行系统 整体结构设计,结合光纤的膨胀效应及改进后的马库塞公式,建立了光纤的弯曲半径模型并 进行分析计算。然后依据计算结果,针对光纤长度及实际生产精度等对光路部分的主体结构 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对绕制光纤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计算。最后,将光纤分系统放 入系统整体结构 中,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光 纤的插入损耗在-38.56 dB到-39 dB之间、 幅度平坦度≤±1.5 dB、温度漂移时的增益变化幅 度小于±1dB,系统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基本满足光纤延迟线信号传输的指标及误差范围 。  相似文献   
55.
郑烨  赵杰煜  王翀  张毅 《计算机工程》2020,46(5):247-253
将局部行人再识别中的局部图像与整体图像直接进行比较会产生严重的空间错位,从而导致无法检测到正确目标。针对相同尺寸的行人局部图像与全局图像不匹配问题,提出姿态引导对齐网络(PGAN)模型,将姿态作为辅助信息引入到姿态引导的空间变换模块中,从局部图像与整体图像中提取仿射变换后的行人图像并将其与标准姿态进行对齐,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学习相关特征实现局部行人再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Partial-REID数据集上PGAN模型取得65%的Rank-1准确率,相比直接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全局特征进行匹配的基准模型提高了3.7%,从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局部图像对齐能力及行人再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56.
隐蔽信道是指恶意通信双方通过修改共享资源的数值、特性或状态等属性,来编码和传递信息的信道.共享资源的选取,由隐蔽信道的类型与具体通信场景所决定.早期,存储隐蔽信道和时间隐蔽信道主要存在于传统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等信息系统中.近年来,研究重点逐渐拓展到了3类新型隐蔽信道,分别为混合隐蔽信道、行为隐蔽信道和气隙隐蔽信道.对近年来国内外隐蔽信道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和总结.首先,阐述隐蔽信道的相关定义、发展历史、关键要素和分析工作.然后,根据隐蔽信道共享资源的类型以及信道特征,提出新的隐蔽信道分类体系.首次从发送方、接收方、共享资源、编码机制、同步机制、评价指标和限制方法这7个方面,对近年来新型隐蔽信道攻击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旨在为后续隐蔽信道分析和限制等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进而,讨论了面向隐蔽信道类型的威胁限制技术,为设计面向一类隐蔽信道的限制策略提供研究思路.最后,总结了隐蔽信道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57.
鉴于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都存在严重危害,本文从可视化建模、仿真计算、以及电力大数据与谐波仿真系统的结合方面探讨并提出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的谐波仿真系统.系统基于GEF和JavaFX技术实现电网图的可视化绘制和计算结果的图形化呈现.系统扩展openDSS谐波计算引擎实现多种传统和新型的仿真模型.系统还以电力大数据作为输入,不仅降低了人工输入数据的工作量和错误率,还具有更好的仿真效果.案例分析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支撑谐波仿真计算,具有直观,易于操作和易于扩展的特性,且是电力大数据与谐波仿真系统相结合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58.
吕荫润  陈力  王翀  吴敬征  王永吉 《软件学报》2017,28(10):2525-2538
相对于标准约束优化问题,广义约束优化问题(或称析取优化问题)的等式或不等式约束条件中不仅包含逻辑“与”关系,还含有逻辑“或”关系.单调速率(RM)优化问题是广义约束优化问题的一个重要应用.目前RM优化问题已有的解法包括函数变换、混合整数规划、线性规划搜索等算法.随着任务数的增多,这些算法的求解时间较长.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深度广度混合搜索算法(LPHS),将广义约束优化问题拆分成若干子问题,建立线性规划搜索树,合理选择搜索顺序,利用动态剪枝算法减小子问题的规模,最终求得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LPHS算法比其他方法有明显的效率提升.研究成果与计算机基础理论中的可满足性模理论的研究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可满足性模理论问题的求解效率,促进该理论在程序验证、符号执行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59.
数据驱动的移动应用开发、维护和演化分析正成为移动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鲜少有研究以移动应用的版本更新记录为对象,从需求类型的角度探索开发者在发布移动应用时的偏好以及移动应用的开发和更新趋势.为此,以苹果App Store中社交、旅游和阅读3种类别60个应用的6527条版本更新记录条目为数据集,验证并评估了监督式机器学习算法对移动应用版本更新记录自动分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基于最优的监督式机器学习算法对版本更新记录自动分类的结果,从需求类型和更新热点2个方面对移动应用的演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展示了苹果App Store中3种类别的移动应用在近5年的更新趋势,以帮助研究者与实践者从需求工程的角度了解当前移动应用市场的现状和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60.
鼓泡流化床流动特性的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鼓泡流化床传热效率优化问题,在不同的初始床层高度下,鼓泡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和燃烧效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为研究鼓泡流化床在不同的初始床层高度下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为减少厂用电的消耗和炉膛内的磨损,提出建立脉动进口速度边界条件下的二维鼓泡流化床气固运动模型,对颗粒的流态化进行建模,采用Fluent仿真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和实验表明,随着初始床层高度的增加:气泡直径增大,气体泄漏率减小,床层压力分布基本不变,颗粒相速度增大,流动结构的非均匀性增强,炉膛内磨损增大.仿真结果为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