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0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1篇 |
综合类 | 3篇 |
化学工业 | 30篇 |
金属工艺 | 7篇 |
机械仪表 | 33篇 |
建筑科学 | 8篇 |
矿业工程 | 4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21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8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3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 |
冶金工业 | 6篇 |
原子能技术 | 7篇 |
自动化技术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5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
目的研究普通碳钢P110、3Cr、普通马氏体不锈钢13Cr和超级马氏体不锈钢HP2-13Cr钢在某油井超临界CO_2环境中的耐蚀特性。方法模拟该高温高压高含CO_2且含Cl–油井的腐蚀环境,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对上述四种油管钢进行挂片实验,借助高精度天平、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EDS)从平均腐蚀速率、清理腐蚀产物后试样的表观特征、腐蚀产物的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及腐蚀机制方面分析其抗均匀腐蚀与抗点蚀特性。结果在CO_2分压达12 MPa,110℃,Cl–质量浓度为16 542 mg/L的典型环境,P110,3Cr油管钢的平均腐蚀速率分别为5.625,2.992 mm/a;13Cr为0.155 mm/a,有点蚀发生,HP2-13Cr则为0.003 mm/a,且为均匀腐蚀,HP2-13Cr能满足模拟腐蚀环境的使用要求。结论在上述超临界CO_2环境,碳钢P110与3Cr在基体表面不存在Cr的富集,耐蚀性差;马氏体不锈钢13Cr和超级马氏体不锈钢HP2-13Cr因基体表面能生成致密的钝化膜,则表现出相对优良的耐蚀性,但两者的合金元素Ni,Mo含量不同,造成了对两者抗均匀腐蚀与抗点蚀性能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强焊接结构钢HG70C带钢在力学性能检验中产生拉伸样断口中心分层缺陷,试验设计获得不同拉伸应力的试样,并对比分析未分层试样。通过电镜观察拉伸样断口截面中心偏析带组织和裂纹的演变,从微观上分析了拉伸样断口心部分层微裂纹的渐进演变过程。研究表明,中心处珠光体组织随着变形伸长扩展,与铁素体界面没有产生微孔。分层断口微裂纹是在超过屈服强度后逐步产生的,且在带钢中心厚度位置存在过多连铸偏析的铌钛夹杂物和MnS带边缘处诱发微裂纹。随着拉伸应力逐渐增大,这些微裂纹相互扩展长大形成了贯通平台,最终产生层状分离断口。 相似文献
13.
发光细菌法监测工业废水综合毒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发光细菌法对淮安市工业废水的毒性进行测定,并以毒性较为稳定的HgCl2作为参比毒性,使此法测得的毒性定量化。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对水样毒性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参照水质的理化因子,可以看出,该方法测出的水质毒性能够更好反映出水质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中国移动与内容服务提供商(SP/CP)的合作促使手机上网业务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在合作中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尝试运用激励约束理论分析当前产业环境下中国移动如何引导SP/CP发展,并在简要分析国外相关案例的基础上,就具体措施提出策略建议。中国移动手机上网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移动梦网发展概况2005年底,中国移动的用户数达到2.467亿,收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新业务收入增速相当迅猛。详情可参见表1。近年来,中国移动收入增长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业务收入部分。2005年,新业务收入增幅达到了58.60%,其中,中国移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型相位幅值控制的三相PWM整流器双向工作状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介绍了一种三相PWM双向变流器的新型间接电流控制系统。采用变流器前端电压与交流电源电压的滞后角度(?) 作为输入变量的新型相位幅值控制方法,并在闭环系统中将 PI调节器输出作为滞后角(?)。重点分析了单位功率因数下 PWM变流器整流和逆变双向工作原理、调制比mr和滞后角(?)的关系并给出了关系曲线。分析了保证系统稳定工作参量(?)变化范围和约束条件和负载扰动时系统调节过程,得出了系统稳定工作条件。新型相位幅值控制简单且容易实现, 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可双向工作且能实现单位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17.
18.
19.
通过对普通半桥电路模型与串联谐振半桥电路模型的对比分析,得出两种电路中变压器的工作特点。详细讨论了确定这两种电路中变压器的初级电压、初级匝数和匝比等关键参数的方法。分析了串联谐振半桥电路中采用桥式倍压电路不倍压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