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4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植物乳杆菌ST-Ⅲ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小鼠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为检测指标,比较了灌胃含有植物乳杆菌ST-Ⅲ活菌量6×107,6×108,6×109mL-1的脱脂奶液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ST-Ⅲ对小鼠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调节效果,有效剂量为6×108mL-1。灌胃108mL-1活菌15d,停止灌胃3~5d后仍具有显著效果,5~7d后各项指标菌的量回复到灌胃前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κ-卡拉胶、分子蒸馏单甘酯、蔗糖酯SE-11及蔗糖酯SE-15为原料,调整κ-卡拉胶/分子蒸馏单甘酯/蔗糖酯SE-11=1:2:2(W/W),κ-卡拉胶/分子蒸馏单甘酯/蔗糖酯SE-15=1:2:2(W/W)和1:1:3(W/W),分别制备HLB=9.10、HLB=11.10及HLB=13.05的牛奶复配稳定剂。以近红外发射光谱的背反射光随时间的变化率(ΔBS)以及稳定动力学参数为评价指标,稳定效果良好的复配稳定剂BD 007为对照,考察这3种复配稳定剂对UHT灭菌牛奶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HLB=11.10的复配稳定剂组UHT牛奶体系稳定动力学参数为0.66与对照组的0.63最接近,在24h观察时间内样品测试室内ΔBS最小,说明该配比复配稳定剂对UHT牛奶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近红外发射光谱的背反射光随时间的ΔBS 得到的SI 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 设计研究了果胶用量、均质压力、均质温度对褐色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回归分析得到优化参数为:果胶用量2.8g/L,均质压力21MPa,均质温度42℃。  相似文献   
14.
食品作为一类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的高低和市场秩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凝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营养性、新鲜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花在厨房里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有关食品的品质管理及流通等问题就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植物乳杆菌ST-Ⅲ的生长特性与保存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植物乳杆菌ST-Ⅲ与酸奶发酵剂在不同温度混合发酵时的生长特性以及在不同pH值发酵乳中的保存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酸奶发酵剂在37℃或40℃混合发酵时,植物乳杆菌ST-III不出现明显生长,活菌数始终保持在5.0×106 mL-1左右;在酸奶冷藏(0~6℃)保存2周的过程中,植物乳杆菌ST-III具有良好的存活性能,酸奶的初始pH值(4.00~5.00)不影响其存活性能。  相似文献   
16.
糖基化反应对乳清蛋白-乳糖复合物乳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基化反应是改善蛋白质功能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研究了糖基化反应对乳清蛋白-乳糖复合物乳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基化反应能够改善乳清蛋白-乳糖复合物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具有体外抑制单胺氧化酶作用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JH-23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部分生长特性和生理功能.Lcasei JH-23属于厌氧型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无芽孢.该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为6.0,最适接种量为3%,MRS中24h培养结束后活菌数可达1.11×109 cfu/mL,在脱脂乳中具有良好的保藏性能.生理功能实验显示,L.casei JH-23在pH为3.0的环境下生长3h后存活率可达到65.32%,对酸性环境有较强的耐受性;最高胆盐耐受浓度为0.5%,最高NaCl耐受浓度为6%,这些结果表明,L.casei JH-23作为益生菌有着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以抑制麦芽糖酶为目的,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模型,筛选出具有较好麦芽糖酶抑制效果的乳酸菌菌株JH28.菌株JH28的MRS发酵上清及无细胞提取物均对麦芽糖酶有抑制作用.将该菌株的无细胞提取物经透析膜(截留分子量1000Da,去离子水为透析液)透析后取透析液冻干,测定不同浓度冻干物对麦芽糖酶的抑制效果,最高抑制率可达67.19%,经计算其IC50为4.12 mg/mL.菌株经16S rDNA鉴定为干酪乳杆菌,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酶解方式对黄油酶解物风味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PME和GC-MS方法比较了不同酶解方式对黄油酶解物中风味物质的影响.黄油单酶酶解物、双酶酶解物中分别鉴定得到12种、16种,14种(同时加酶)和16种(顺序加酶)风味物质;黄油酶解物中的主要风味物质为酮类、脂肪酸类物质.两种酶解方式的双酶酶解物中的主要风味物质相似,均为中、短碳链的脂肪酸,但含量有所不同.因此,不同酶解方式获得的黄油酶解物中风味物质的种类与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海藻酸丙二醇酯(PGA)、果胶和变性淀粉作为复配稳定剂在搅拌型酸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海藻酸丙二醇酯、果胶与变性淀粉有较好的协同作用,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实验,建立了粘度与三种稳定剂配比之间的动态模型,得出了三种稳定剂的最佳配比(%)是0.15:0.08:1.20.在冷藏(4℃)贮存25d后,搅拌型酸奶的组织状态细腻、均匀滑爽、无乳清析出、风味和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