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1篇
金属工艺   129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分析了H13齿轮精锻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断裂、齿顶压塌、齿面磨损是齿轮精锻模具的三种主要失效形式。分析了冶金质量、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工作条件等因素对模具失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2.
微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微注射成型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前景,重点分析了微注射成型与传统注射成型技术对成型设备的不同要求及研究状况,并介绍了当前微型模具制造技术,展望了微注射成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3.
针对楔横轧模具设计特点,基于三维特征参数化技术,提出了基于特征的楔横轧模具CAD方法。介绍了基于特征的楔横轧模具CAD系统结构和设计过程;阐述了基于工艺的轧件特征描述、模具楔体参数化建模、楔横轧模具特征拼合技术。实现了楔横轧工艺与模具的并行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4.
平砧倒棱方柱体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对方柱体在平砧间倒棱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倒棱时内部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和变形规律 ,为正确制定倒棱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大锻件的生产有意义———过去被忽略之处得到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5.
简要介绍了三维CAD/CAM/CAE集成化设计软件Pro/ENGINEER的功能和特点,并基于该软件对平衡重锻件进行了三维实体造型及锻模设计。  相似文献   
206.
节理单元在挤压成形摩擦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模具与坯料接触面上的摩擦进行模拟,可以提高分析和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本文把节理单元引入挤压成形领域,并对其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07.
圆锥滚子球基面磨削在线检测及分组需要达到较高的精度和较快的速度,针对其技术要求和特点,采用三坐标测量原理提高测量精度,应用多个触发式测头同时测量同一工件的方法,实现测量速度的提升。根据各测头测得坐标值拟合出球基面所在球面,再由测量软件计算出球基面的曲率半径及相对于外圆的圆跳动,根据计算数据进行分组,为后续轴承的分组装配工艺提供依据,提高轴承的最终装配精度和装配速度。  相似文献   
208.
运用固连失效接触将基板与镀层连接从而建立镀锌板模型,并在此模型下对镀锌板进行了杯突试验模拟分析。通过改变摩擦因数研究了不同摩擦因素对镀锌板杯突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锌板表面的镀层在杯突成形过程中,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失效形式。其中在凸模圆角处,镀层以破裂形式失效;在凹模圆角处及压边圈外沿,镀层以剥落形式失效。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大,基板与镀层的最大剪切应力与减薄率在不同的区域都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209.
在分析夹杂性裂纹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从控制锻造过程中夹杂物形状变化的角度出发,通过有限元模拟管板锻件成形过程,力求减小镦粗时的不均匀变形,提出了WHF法拔长+预镦粗+旋压成形的大型管板锻件锻造工艺。生产实践证明,采用该工艺可有效控制夹杂性裂纹的形成,提高锻件内部质量。  相似文献   
210.
等径角挤压被认为是制备块体超细晶材料最有前景的工艺方法之一.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路线多道次等径角挤压后的等效应变分布.结果表明:一道次等径角挤压后坯料中间主要变形区下部坯料的等效应变较低.A路线多道次挤压后,变形更加不均匀,上下表面的等效应变差值增大;C路线挤压后等效应变分布呈上下表面小,中间较高的分布特征,且随挤压次数的增加,中心和上下表面的等效应变差异增大.B_c路线多次挤压后的等效应变分布较均匀,等效应变较高的区域应变相差较小且所占区域较大.模拟结果对于等径角挤压工艺的制定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