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1篇
金属工艺   129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铝板冲压回弹严重的问题,以某汽车铝合金天窗加强板零件为例,研究了减少回弹的措施。首先,对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初步确定冲压工序;然后,借助同步工程的理念,对回弹较为严重的零件特征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冲压工序为OP10落料,OP20拉延,OP30切边和冲孔,OP40切边和冲孔,OP50切边和整形;其次,利用AutoForm软件进行全工序模拟,分别进行整体和局部回弹补偿,使得产品回弹后的尺寸满足公差要求;最后,基于板料流入量进行模具调整,利用调压垫片,控制板料流动性,减少回弹。最终生产表明,同步工程、回弹补偿和调整板料流入量这三者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减少铝板回弹。  相似文献   
82.
针对鼓形环坯建立了环件径轴向轧制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Simufact软件对鼓形环坯轧制的宏微观变化进行了耦合模拟,模拟揭示了鼓形环坯在轧制过程中的温度、等效应变、晶粒、动态再结晶的分布和演化规律;深入研究了轧制成形过程中径向每圈压入量对环锻件微观组织大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鼓形环坯获得的环锻件,其内外侧棱边处发生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最大,晶粒最为细小,其次是内外表面和上下表面,心部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最小,晶粒尺寸最大;适当增大径向每圈压入量,能够扩大动态再结晶区域,获得晶粒尺寸细小的环锻件。  相似文献   
83.
基于逆向工程的产品快速开发一直是困扰产品设计人员的技术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对于缩短产品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有重要的意义。精度控制是逆向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探讨了基于逆向工程的产品快速开发全过程中的产品模型、工艺规划、快速成形、评估验收等四个阶段的精度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快速成形加工精度影响因素,提出了精度分配与控制方法。通过实例说明,合理分配和控制精度,能有效满足基于逆向工程的产品快速开发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4.
范钧  王雷刚 《机床与液压》2014,42(10):74-76
逆向设计中的曲面重构技术是逆向工程技术中的关键技术,逆向重构的精度会直接影响产品逆向设计的质量。以叶片模具型面精度控制为例,结合ATOS扫描系统,通过对逆向重构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精度及误差分配进行分析,探讨了逆向重构过程中精度控制的方法,得到了满足逆向重构过程精度要求的叶片模具型面,实现了基于逆向工程的叶片模具型面重构的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85.
塑料注塑成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为了验证工艺参数的合理性和预测制品的质量,建立了塑料注塑成型流动和冷却的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原理,采用了Fluent软件进行塑料注塑模拟,进行流动分析和热分析。整个型坯的注塑速度和熔体温度分布均匀,制品质量较好,使用的注塑工艺参数合理,适用于实际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6.
对一次保险杠喷涂合格率的提升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影响合格率提升的13个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87.
以某汽车右上控制臂为研究对象,选用6082铝合金为锻造材料,分析了产品的结构特点及成形难点,确定了其成形工艺为两道次辊锻、两工位弯曲、预锻和终锻。根据锻模设计理论,采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各道次模具,并通过Deform软件对6082铝合金控制臂成形过程进行模拟,从温度分布、等效应力应变以及金属流动等角度分析了各工序的成形情况。针对成形方案中变形程度最大的预锻工序,采用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分析了坯料始锻温度及摩擦因数对预锻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预锻时,随着始锻温度的增加,平均等效应力减小,始锻温度在450~490℃时更合理;改善润滑,减小摩擦因数使得模具载荷降低,锻件的最大等效应变减小,有利于成形且提升模具寿命。最后,基于模拟结果结合实际生产进行了试验,得到了与模拟结果相吻合的成形锻件。  相似文献   
88.
冲裁工艺规划专家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特征描述零件的几何和工艺信息,采用面向对象的框架结构组织工艺规则,以框架推理为主导,规则推理为核心的复合型推理控制策略,实现了冲裁工艺规划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89.
在RP/RT集成制造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误差。我们把整个系统的制造误差链作为一个闭环系统来考虑,在控制每一环节的误差的基础上,引入BP神经网络,得出使RP/RT集成制造系统产生标准输出的最佳控制输入。以这个最佳控制输入作为输入加工系统的三维CAD的尺寸数据,即可控制最终的加工误差,得到近乎理想的加工结果。  相似文献   
90.
针对机动车尾气后处理系统铝泵体精锻过程中出现的锻件凸台充填不完整、模具易开裂和飞边废料多等问题,建立了以锻件凸台端面充填率、终锻力比率和材料利用率为优化目标,以模具预热温度、坯料长度、坯料加热温度和飞边桥部高度为设计变量的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模型。然后结合响应面法与差分进化算法对锻造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优锻造参数为:模具预热温度为350℃,坯料长度为83. 27 mm,坯料加热温度为490℃和飞边桥部高度为1. 15 mm。最后,采用最优锻造参数进行实际生产,生产出的锻件充填完整,提高了模具寿命和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