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52篇
矿业工程   22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考察了新疆夏子街钠基膨润土及有机化改性膨润土对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重点研究了有机膨润土吸附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工艺条件,以及有机膨润土的粒径和吸附次数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有机膨润土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原土;溶液的pH值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有机膨润的粒径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小;有机膨润土对Cr6+、Hg2+、Cu2+金属离子的吸附符合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62.
毛晓颖  甄卫军  申丹  李进 《塑料工业》2012,40(7):118-123
采用氟化氢(HF)沉淀法得到高结晶度,晶相单一的磷酸锆(α-ZrP),然后通过甲胺(MA)进行预插层,再利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进一步对预插层产物进行有机改性从而制得有机磷酸锆(OZrP)。以OZrP为增强剂通过溶液插层法制备有机磷酸锆/聚乳酸(OZrP/PLA)纳米复合材料。对OZrP/PLA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热老化性能及降解性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磷酸锆改性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有机磷酸锆的用量为3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37.85 MPa;OZrP的加入使PLA复合材料的耐热老化性和热稳定性能得到了提高;OZrP的加入加快了PLA的降解;微观结构表征分析表明,磷酸锆经过甲胺预插层及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插层改性实现了有机改性,层间距从0.76 nm扩大到3.77 nm,片层松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利于制备插层型结构的OZrP/PLA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63.
采用湿法表面改性的纳米碳酸钙(nano-CaCO3)与VCM原位聚合,制备了nano-CaCO3原位聚合PVC树脂(简称原位PVC树脂),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等。结果表明:①nano-CaCO3能够很好地分散在PVC树脂中,对PVC基体产生很好的补强作用;与普通PVC试样相比,原位PVC试样缺口冲击强度提高到13.3 kJ/m2,效果显著;其加工性能也得到了提高。②试样冲击断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原位PVC试样为韧性断裂,普通PVC试样为脆性断裂。③DSC试验表明,原位PVC树脂的热稳定性优于纯PVC树脂。  相似文献   
64.
用腐植酸钠与丙烯酰胺按一定比例进行接枝聚合反应,制备腐植酸钠-聚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改性腐植酸钠的最佳工艺:反应时间5 h,过硫酸铵所占总质量的5%,丙烯酰胺与腐植酸钠物料比为1∶15,反应温度确定为6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腐植酸钠与丙烯酰胺发生接枝共聚反应。腐植酸钠-聚丙烯酰胺吸附Hg~(2+)效果随pH的增大而减小;随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90 min左右时达到吸附平衡;但受腐植酸钠-聚丙烯酰胺质量和温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5.
以乳酸锌为绿色催化剂,采用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制备了聚乳酸/壳聚糖季铵盐改性蒙脱土(PLA/MMT-HTCC)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表征,采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进行热降解动力学分析,得到材料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PLA/MMT-HTCC为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PLA/MMT-HTCC的热分解峰值温度(Tp)比PLA最多高35.18℃,通过MMT-HTCC插层的实现,材料的热分解活化能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6.
采用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对长石填料进行表面修饰改性,且对其表面包覆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以nano-SiO2包覆改性长石为填料制备了聚丙烯(PP)/包覆长石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包覆长石用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同纯PP相比,该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韧性有所提高;另外,nano-SiO2包覆长石粉体对PP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P基体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67.
以新疆地产风化煤为原料,通过硝酸氧解工艺制得黄腐植酸,并对黄腐植酸进行季铵化改性,合成了黄腐植酸季铵盐。通过超声波辐照法制备黄腐植酸季铵盐插层皂石,并以其为助剂制备了聚乙烯醇/黄腐植酸季铵盐插层皂石纳米复合材料。采用FTIR对黄腐植酸及黄腐植酸季铵盐进行结构表征,并通过XRD、TG、DSC和力学性能测试对聚乙烯醇/黄腐植酸季铵盐插层皂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硝酸氧解后,黄腐植酸羧基含量增加;黄腐植酸季铵盐插层皂石在聚乙烯醇基体中呈现剥离状态;加入1%黄腐植酸季铵盐插层皂石后,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最大拉伸强度达到34.36 MPa,比纯聚乙烯醇提高了60.86%,而且其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8.
以新疆哈密钾长石尾矿粉体为主要原料,煅烧高岭石作配料,硅酸钠作结构模板剂,氢氧化钠作激活剂,制备了矿物聚合材料。正交实验表明制备矿物聚合物最佳工艺条件为:m(煅烧高岭石)/m(尾矿)=1/3,m(氢氧化钠)/m(硅酸钠)=1/1,固化反应温度60℃,m(固体)/m(液体)=4/1。该条件下矿物聚合物的力学强度达到10.04 MPa。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矿物聚合物工艺条件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本文简要介绍了固体高分辨率 13 C -NMR的技术方法 ,对其应用于固态高聚物 ,从而进行固态高分子的化学结构、反应机理及链段运动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 ,最后列举了近几年有关的重要文献摘要。  相似文献   
70.
李亚瑜  毛晓颖  汪凌  甄卫军 《材料导报》2012,26(8):85-88,101
采用微波合成的PLA-PEG-PLA和单微乳法制备的纳米Fe3O4为载体,以邻菲罗啉(1,10-Phenanthro-line,Phen)为释放模型药物,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hen-Fe3O4/PLA-PEG-PLA微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 H-NM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LA-PEG-PLA及磁性微球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法合成的PLA-PEG-PLA是一种三嵌段共聚物,载药微球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较均匀。体外释放行为表明PLA-PEG-PLA作为载药基质具有明显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