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甘颖  徐继红  疏瑞文  吉小利  郭炬 《安徽化工》2018,44(3):128-129,131
毕业论文作为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实验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多年经验和特点,提出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规范步骤,希望对其他本科专业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2.
甘颖  邢宏龙  张艳红  李欣 《应用化工》2014,(9):1580-1583
以四臂星型SBS聚合物为改性剂,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对煤沥青进行化学改性,制得改性沥青。利用热重分析、流变仪等测试技术对其流变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臂星型SBS的加入,提高了煤沥青的热稳定性,有效地降低了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改性沥青体系没有明显的相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33.
甘颖 《应用化工》2013,(8):1367-1369,1373
采用超声辐射法,以氯化钯水溶液为前驱体,制备了纳米Pd/PEG600复合材料;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并结合流变学方法,考察了纳米钯粒子对复合体系触变性的影响,并研究了纳米钯粒子的结构形态。结果表明,超声制备的纳米钯粒子呈椭球形、方形和球形,尺寸在5~10 nm,并且结晶度较好;复合体系的黏度和触变性均有所提高,这可能是纳米钯与PEG形成的特殊管状结构造成的。  相似文献   
34.
对高温碳化工艺的温度检测进行论述,分析了碳化炉的温度分布情况并了系统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5.
氢燃料电池汽车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宗强  甘颖 《太阳能》2012,(8):17-22
本文介绍了国外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最新情况,包括各国政府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规划和各大汽车生产厂商推出的最新车型;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的发展近况及较大的示范活动;中国政府对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规划和展望。  相似文献   
36.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通常使用宽输入范围的开关电源来为低压微控制器、IGBT驱动器以及LCD供电。文中介绍了一种输入范围为120~800V,输出为20V/1A的开关隔离电源的设计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供电问题。  相似文献   
37.
以壳聚糖(CS)、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法,通过接枝聚合反应合成了CS-g-P(AM-co-AMPS)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树脂的结构,推测了反应机理,并利用热重技术研究了树脂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动力学。此外,还探讨了树脂在盐溶液中的吸液倍率并研究了树脂的溶胀动力学。结果显示:CS与AM、AMPS之间发生了接枝聚合反应,树脂形成较明显的网状结构,CS质量分数为10%时,树脂的吸水倍率为1 332 g/g;树脂的吸液倍率随着无机盐溶液浓度和金属价态的增加而减少;根据Kissinger法求得树脂的热分解活化能为223.65 k J/mol,指前因子为3.6×1017s-1,由Crane法求得其反应级数为2.14。树脂的溶胀过程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水溶液内扩散符合Non-Fickian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38.
39.
以海泡石黏土(ST)、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法,通过接枝共聚合成了ST-g-P(AMPS-co-AM)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适宜的合成条件,并利用FTIR和TG等方法分析了该树脂的结构及其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AMPS中和度70%、m(AM)∶m(AMPS)=1.7、MBA用量0.06%(w)(用量均基于单体总质量)、KPS用量0.6%(w)、ST用量12.5%(w),在此条件下合成的ST-g-P(AMPS-co-AM)树脂在去离子水和生理盐水中的吸水倍率分别为1 280 g/g和90 g/g。适量ST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树脂的吸水倍率、耐盐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