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95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钻井、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及岩心观察,结合测井相和地震相特征,识别出三叠系发育扇三角洲、辩状河三角洲及湖泊3种沉积类型.沉积相带的展布格局总体表现为从湖盆边缘向中心依次为:扇三角洲、辩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沼泽-半深湖及深湖相.在研究和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对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岩相古地理时空演化进...  相似文献   
3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逐步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企业管理由单纯生产型向经营开拓型转化,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为发展改革的大好形势,企业必须重视市场调查和预测。本文仅就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实践及加强定量分析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3.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通过对盆地周缘12条野外露头剖面的详细观测,对钻遇奥陶系31口典型井,特别是2016年以来新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对盆地内钻遇奥陶系82口井的沉积相精细解释,以及对188条二维地震测线和5个工区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与地震相识别, 按照从点—线—面的思路,在确定沉积相类型的基础上,开展沉积相对比,进而以组为编图单元,系统编绘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各组沉积期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沉积演化过程中依次发育局限台地、开阔台地、淹没台地、台地边缘、台缘斜坡、陆棚和深水盆地等7种沉积相,进一步划分为16种亚相和若干微相。岩相古地理编图揭示了塔里木盆地早期蓬莱坝组—一间房组沉积期并非传统认识的“西台东盆”沉积格局,而是“单台双缘双盆”的沉积格局;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台地经历了由统一的碳酸盐台地形成—台地分异形成多台地—台地最终消亡的演化过程。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了奥陶系3种沉积充填模式,分别是:单一台地—缓坡、陡坡边缘共存—盆地沉积模式,多台地—多台缘—多盆地沉积模式和陆源碎屑海洋环境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34.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的天然气产于奥陶系顶部古风化壳马家沟组白云岩储层中,储集空间的形成是不同期次溶蚀作用和充填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溶蚀孔洞充填物为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石英、黄铁矿等矿物,根据充填层序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可识别出不同期次的充填物。溶蚀孔洞的充填程度和充填类型明显地控制着储层的储集性。  相似文献   
35.
1 前言源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盆地、以地震地层学为基础的新兴地层学分支学科——层序地层学是70年代末形成的。由于该理论在指导油气勘探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功,因而自80年代初一经被引入我国立即受到了国内同行的关注,特别是受到了石油部门有关科研、生产单位的高度重视,现已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应用研究热潮。但是,不同学者在应用该理论时由于理解上的差异、所涉及的实际问题不同、采用的标准不同,结果导致对层序地层学理论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有争议、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层序地层学中所存在的有关概念加以论述,与同行进行讨论,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应用该理论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6.
解惠  吕杜  田景春 《现代矿业》2016,(4):164-168
阿尔山地区是我国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地区五里泉北铁锰多金属矿点的野外调查和研究工作,基本查明了该矿点的地质特征和矿(岩)石矿化蚀变特征。为进一步厘清铁锰矿成矿时代及其铁、锰物质来源等问题,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岩脉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并对铁锰矿石及围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供区内找矿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37.
综合利用岩心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测定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1+2亚段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桥地区马五1+2亚段储集岩的类型主要为溶蚀孔洞状白云岩、泥晶—粉晶白云岩,其次是颗粒(砂屑)白云岩和角砾状白云岩;储集岩的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其次为膏模孔和裂隙;储集岩的物性较差,平均孔隙度为3.26%,平均渗透率为1.2mD,且孔隙度与渗透率呈正相关性,总体为非均质性较强的低孔、低渗透储层。通过对该区储层特征的研究,可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为了提高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成功率,以川西坳陷合兴场-丰谷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为例,建立了以地质综合研究为指导,地震、地质紧密结合的精细勘探技术。合兴场-丰谷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精细勘探的核心,是在砂组精细等时划分及对比的基础上,以砂组为单位,将生产动态资料与静态地质特征相结合进行典型气藏解剖,明确气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通过加强地震预测、钻井跟踪、测试选层及工程工艺过程中的地质综合研究,完成油气富集区预测及井位部署,且在钻井跟踪过程中即时修正认识,提高钻探成功率。精细勘探的结果显示,研究区气藏具水溶脱气特征,为古构造-成岩圈闭气藏,控制成藏的关键因素是古构造高部位,其中须二段的CH148-CH137-GM3井区和GM2-CG561井区及须四段的GM2-CG561-GM4井区和CF563-CF175井区被预测为有利油气富集区。  相似文献   
39.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3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众多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进行了岩相划分、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及测井相分析,进而将研究区下石盒子组盒3段划分为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相,并进一步细分出河床滞留、心滩、边滩等微相。根据研究区700余口井各小层砂体厚度的统计结果及井间沉积微相的对比研究,系统编制了大牛地气田盒3段不同时期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研究认为:受物源和古地貌控制,不同时期、不同位置的沉积微相存在差异,H3-1小层在西南区为辫状河至曲流河过渡带,具辫状河沉积特征;H3-1大部分、H3-2和H3-3为曲流河沉积。此研究成果为地层圈闭评价及进一步的开发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苏76、苏77井区山西组为研究区主力气层。通过对控制全区的39口取心井山西组岩心的观察,将研究区早二叠世山西期岩相划分为块状基质支撑砾岩相(Gmm)、板状层理砂岩相(Sp)等19种岩相类型。分析各种岩相及其组合类型特征,并结合测井曲线特征和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确定了苏76、苏77井区山西组为冲洪积扇外扇沉积环境,划分出了辫状河道、河道间洼地、洪泛平原与泥炭沼泽3种亚相和若干种微相,建立了研究区山西期沉积模式图。综合研究认为,苏76、苏77区块山西期沉积物为受阴山古陆、伊盟古隆起控制形成的杭锦旗冲积扇群不断向南延伸的产物,辫状河道砂质心滩和砾砂质心滩为主要储集砂体。该成果为研究区开发方案编制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