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04篇
机械仪表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H)对尼龙(PA)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的增容作用。运用红外光谱仪、毛细管流变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SMAH增容的PA6/ABS合金的聚集态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A6和ABS的简单共混体系的分散相容易聚集,断裂面呈岩石层状的脆性断裂形貌。而加入少量SMAH后的合金呈典型的"海-岛"结构,分散相分布均匀,断面呈现大量塑性变形的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82.
为改善聚醚砜(PES)膜的抗污性能,以苯乙烯-马来酸酐钠共聚物(SMANa)为添加剂,采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NIPS)制备了SMANa/PES膜。然后采用气相聚合法,FeCl3作为氧化剂,在SMANa/PES膜上制备导电聚吡咯(PPy)层。通过研究不同氧化剂浓度,聚合时间和温度制备的聚吡咯层对膜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系列PPy/SMANa/PES导电复合膜。采用FTIR、SEM和接触角测试仪表征其结构和形貌,采用超滤法对其水通量和抗污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在30 ℃,FeCl3浓度为0.8 mol/L,聚合时间为5 min时,制备的PPy/SMANa/PES导电复合膜表现出最佳的抗污性能,在0.1 MPa的过滤压力下,其纯水通量高达409.58 L/(m2·h),为SMANa/PES膜的83.75%,超声冲洗后的通量恢复率(FRR)达到86.57%,相比SMANa/PES膜提高了16.57%。  相似文献   
83.
84.
韦良强  于杰  秦舒浩  何敏 《塑料》2012,41(5):1-5
综述了超声对聚合物挤出加工性能、化学反应、聚合物共混物相形态、结晶性聚合物的结晶行为、聚合物共混物力学性能等的影响。提出超声挤出技术实现工业化需解决的问题,展望了超声挤出技术在聚合物熔体反应挤出中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邵会菊  秦舒浩  张纯  龙雪彬 《塑料》2012,41(5):21-23
研究了接枝POE增韧PA6及无水氯化锂增强POE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尼龙6(POE-g-GMA/PA6)复合材料。结果表明:POE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POE-g-GMA)对PA6具有很好的增韧效果,无水氯化锂在增强POE-g-GMA/PA6复合材料的同时,改变了PA6的结晶度和结晶形态,当氯化锂的添加量为5份时,可以得到无定形的PA6/POE-g-GMA/LiCl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6.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聚丙烯(PP)/聚氧化乙烯(PEO)/有机蒙脱土(OMMT)复合材料注塑样条断口不同部位材料的组成及聚集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MMT选择性分布在PEO分散相中,PP基体中OMMT很少;OMMT的加入导致注塑样条中PEO分散相从表皮层、过渡层到芯层依次出现层状-椭圆状-圆球状形态,OMMT在三个层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2%、2.4%、1.9%,而PEO的含量分别为21%、17%、15%,PEO和OMMT含量都逐渐降低;OMMT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30℃、表面电阻率降低到1.6×109Ω。  相似文献   
87.
采用NaOH溶液对氟树脂/漆酚/三氯化铁复合涂膜的表面进行化学处理,考察了溶液浓度和浸泡时间对涂膜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前后涂膜表面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接触角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有所增大,最后趋于稳定;用不同浓度的碱液处理达到最小接触角的刻蚀时间不同;经NaOH溶液处理后的涂膜表面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突起。  相似文献   
88.
概括了决定纳米无机粒子在聚合物共混物中选择性分布的有关因素,强调了聚合物对纳米无机粒子的浸润这一热力学因素和与共混过程有关的动力学因素的影响,并综述了纳米无机粒子迁移的3种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89.
为了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定量分析硅烷自然交联聚乙烯分子结构的演变,提出了一种通过热压成型制备FTIR测试用薄膜试样的方法,采用热延伸装置和索氏提取法及FTIR对一步法硅烷自然交联聚乙烯的交联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考察。结果表明,采用的薄膜试样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一步法硅烷自然交联聚乙烯在湿度75%以上、温度1~15℃的自然条件下交联4 d后其热延伸率、永久变形率以及凝胶率等性能均可满足JB/T 10437–2004的相关要求;相应的FTIR谱图中Si—O—Si基团对应1 080 cm-1处的峰强度在交联第4天时为0.27,可作为快速判断一步法硅烷自然交联聚乙烯交联性能是否达标的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0.
使用微波辅助合成了水处理剂KP550(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及其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核磁、红外、质谱对产物进行表征。在最优合成条件下产率可达88.8%,传统加热法产率仅为59.9%。与传统加热法相比,微波辅助合成法合成KP550的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产率显著提高,具有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溶剂用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