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06篇
机械仪表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采用NaOH溶液对氟树脂/漆酚/三氯化铁复合涂膜的表面进行化学处理,考察了溶液浓度和浸泡时间对涂膜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前后涂膜表面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接触角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有所增大,最后趋于稳定;用不同浓度的碱液处理达到最小接触角的刻蚀时间不同;经NaOH溶液处理后的涂膜表面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突起。  相似文献   
92.
概括了决定纳米无机粒子在聚合物共混物中选择性分布的有关因素,强调了聚合物对纳米无机粒子的浸润这一热力学因素和与共混过程有关的动力学因素的影响,并综述了纳米无机粒子迁移的3种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93.
ABS/SMA/G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及玻璃纤维(GF)为原料,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界面相容剂,研究界面相容剂对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粘接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SMA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随着玻纤质量分数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均逐渐增加,冲击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94.
为了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定量分析硅烷自然交联聚乙烯分子结构的演变,提出了一种通过热压成型制备FTIR测试用薄膜试样的方法,采用热延伸装置和索氏提取法及FTIR对一步法硅烷自然交联聚乙烯的交联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考察。结果表明,采用的薄膜试样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一步法硅烷自然交联聚乙烯在湿度75%以上、温度1~15℃的自然条件下交联4 d后其热延伸率、永久变形率以及凝胶率等性能均可满足JB/T 10437–2004的相关要求;相应的FTIR谱图中Si—O—Si基团对应1 080 cm-1处的峰强度在交联第4天时为0.27,可作为快速判断一步法硅烷自然交联聚乙烯交联性能是否达标的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5.
SMA含量对PA6/ABS共混体系结构和韧-脆转变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含量(0~4.5phr)对PA6/ABS(75/25)共混体系结构和冲击断裂的影响。结果表明,PA6/ABS共混体系的橡胶相粒径和基体层厚度都随着SM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PA6/ABS共混体系冲击断裂存在脆韧转变现象,其脆韧转变温度随SMA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并且在对应SMA含量为0.9phr和1.5phr时取得极小值。同时,脆韧转变温度随着基体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即升高温度与降低基体层厚度都可以获得脆-韧转变。  相似文献   
96.
为改善蒙脱土(MMT)的层间结构和表面形貌,采用了几种结构不同的季鏻盐在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为媒介的环境中对钠基MMT进行有机插层改性,考察了改性剂加入量、改性剂种类和共溶剂对插层效果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四烷基三己基氯化鏻(TTPC)的插层效果较好,当改性剂在反应温度下呈液体状态时能直接对MMT进行插层改性,且当改性剂的阳离子加入量为阳离子交换容量(CEC)的0.4倍时即能取得一定的插层效果,而加入少量共溶剂则能促进改性剂对MMT的插层。  相似文献   
97.
使用微波辅助合成了水处理剂KP550(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及其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核磁、红外、质谱对产物进行表征。在最优合成条件下产率可达88.8%,传统加热法产率仅为59.9%。与传统加热法相比,微波辅助合成法合成KP550的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产率显著提高,具有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溶剂用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
为了改善蒙脱土的层间结构、分散状态和表面形貌,在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媒介的环境下,利用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钠基蒙土进行有机插层改性,并考察了反应压强和洗涤方式对插层效果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仪(BET)对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当温度和试剂用量一定,反应压强为20 MPa,并且采用先蒸馏水洗涤再乙醇洗涤的后处理方式时,插层效果较好。在此条件下,季铵盐成功插层到蒙脱土片层,间距由1.31 nm增加到1.70 nm,样品中仍然存在一些聚集体结构,但是颗粒粒径减小,颗粒形貌变得蓬松。  相似文献   
99.
合成了1种新型非金属有机磷酸盐成核剂,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铵(An),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31P核磁(31P NMR)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品与目标产物结构特征一致。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An的熔点,结果表明:An的熔点为262℃,明显低于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钠(NA-11)。进一步考察了An对等规聚丙烯iPP的结晶行为与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入0.15%An时,iPP的结晶温度从111.4℃升高到129.5℃。雾度测试结果表明:An对iPP产品雾度的降低优于NA-11。由此可知,An是1种有效的PP成核剂。  相似文献   
100.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g-GMA)、聚碳酸亚丙酯(PPC)及蒙脱土(MMT)——无机蒙脱土(IMMT)或有机蒙脱土(OMMT)熔融共混制备了PPC/ABS-g-GMA/IMMT和PPC/ABS-g-GMA/OMMT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自制的ABS-g-GMA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动态机械分析(DMA)研究了PPC/ABS-g-GMA/MMT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成功地接枝到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分子链上;IMMT主要以团聚体的形式聚集在ABS-g-GMA相,有少部分ABS-g-GMA插入到了IMMT的片层结构中,而OMMT主要以剥离态的形式存在于复合材料中;IMMT及OMMT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