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0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氧化铝悬浮液的分散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研究了氧化铝悬浮液的分散行为及固含量、pH值和聚丙烯酸(PAA)添加量对分散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含量、pH值和PAA添加量对氧化铝悬浮液的分散行为有显著影响。粘度法及Zeta电位测试法所反映的悬浮液分散性随pH值和分散剂添加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当pH=9~10、分散剂添加量的质量分数为2.0%~2.5%时粘度最低、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分散效果最好。分散剂添加量存在最佳范围,且最佳范围不随固含量的变化而改变。随固含量的增加,粘度开始缓慢上升,到达一定程度后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72.
为了适应工艺美术瓷的需要,运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一个工艺美术瓷梭式窑控制系统,介绍软件的组成及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73.
多孔碳化硅陶瓷由于具有优良的高温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抗热震性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已在环境保护、过滤分离、尾气吸收、吸声降噪、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和能源化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多孔碳化硅陶瓷的传统制备工艺与先进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并对其未来的制备工艺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4.
碳化钛是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具有高熔点、超硬、化学稳定性、高耐磨性等优良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超细碳化钛粉体的合成方法及其特点,主要包括碳热还原法、镁热还原法、直接碳化法、热等离子体法、化学气相沉积法、高温自蔓延合成法、反应球磨技术法、微波合成法及其他几种试验方法等,并对碳化钛在复合材料、涂层等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5.
为了减少酸雨、温室效应及臭氧层破坏等造成的危害,有必要对化石燃料燃烧以后产生的气态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窑炉中二氧化碳回收的化学吸收方法:碱液吸收法和氨液吸收法.  相似文献   
76.
微波干燥陶瓷坯体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陶瓷坯体的组成,分析了利用微波干燥陶瓷坯体的原理及特点,并阐述了微波干燥设备相关部件的选择原则,以及在干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钾明矾热传导性能的研究与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婧  曾令可  陈丙璇  刘艳春  王慧  刘平安  程小苏 《功能材料》2007,38(8):1307-1308,1312
钾明矾作为固-液相变材料存在热传导性能差的缺点.目前应用高导热性能的石墨进行改进的研究中存在石墨用量过大(一般10%~20%)的问题.通过改性石墨与相变材料的复合使相变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得到提高,并使改性石墨的用量降低到5%,可将相变时间缩短72.8%.  相似文献   
78.
陶瓷纤维在陶瓷窑炉上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陶瓷纤维在陶瓷窑炉上的应用,并针对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为陶瓷纤维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油烧半隔焰陶瓷辊道窑合理的预热带结构及控制系统,本文在火焰模型上用正交试验法比较了各种因素对预热带升温曲线的影响,得出结论:放火口的大小对高温部分有明显影响,窑顶排烟口影响整带尤其是低温部分,为使窑炉在运行过程中也能调整放火口,建议采用侧向放火的窑炉结构,油烧半隔焰辊道窑预热带可通过调整放火口和窑顶排烟口来灵活调节升温曲线.  相似文献   
80.
CO2吸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对硅酸锂作为高温下吸收CO2的吸收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温度、Na或K等催化剂的添加量以及CO2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硅酸锂和其他高温下吸收CO2的化学吸收剂进行了性能比较,针对目前硅酸锂吸收CO2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