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7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电工技术   205篇
综合类   213篇
化学工业   498篇
金属工艺   168篇
机械仪表   273篇
建筑科学   243篇
矿业工程   202篇
能源动力   66篇
轻工业   251篇
水利工程   103篇
石油天然气   154篇
武器工业   44篇
无线电   2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7篇
冶金工业   101篇
原子能技术   16篇
自动化技术   34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Pr^3+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的表面特性和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不同Pr^3+掺杂量的TiO2纳米粉体.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它们的光催化活性.利用XRD和BET技术研究了Pr^3+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TiO2纳米粉体的相结构、晶粒尺寸和表面织构特性的影响,并用XPS和SPS技术研究了Pr^3+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的表面组成和表面光伏特性,探讨了Pr^3+掺杂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机制.结果表明:适量Pr^3+掺杂能显著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当Pr^3+掺杂量为1.25%(以Pr^3+/TiO2质量比计),焙烧温度为600℃时,制得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最佳.Pr^3+掺杂强烈地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减小晶粒尺寸,增大比表面积,增加表面羟基和吸附氧的含量,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改善粉体表面的光吸收性能,上述因素均有利于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2.
为提高基于单播测量的网络链路时延分布估计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式计算的单播链路时延快速估计方法.由于网络设备多样化导致链路时延特征存在差异,首先根据端到端测量数据为各链路分配不同的离散间隔;然后利用背靠背探测包在网络中引入的二层二叉树结构,通过显式计算推断各链路的时延分布,能明显提高估计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将链路时延分布的估计时间降低至数百毫秒,同时更准确地捕获链路时延特征.该方法基于显式计算,计算复杂度非常低,因此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33.
为了在红外遥控系统中实现手势交互,设计了一种基于双DSP结构的具有动态手势视觉识别功能的红外遥控系统。针对手势识别图像算法的复杂性,系统采用了一种流水线式的动态图像处理模式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端口RAM通信的双DSP图像处理硬件系统结构。结构前级负责实时采集图像数据及手势图像预处理,后级结合以帧差法为核心的手势识别算法负责动作识别处理,从而节省单DSP需要的等待时间,手势图像处理任务同步进行,加快动态图像处理的速度。另外,双DSP结构使得系统资源得到有效分配,复杂处理算法同步运行,再配合自学习红外遥控模块实现红外遥控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一次手势动作的最短识别时间为1.5 s,动作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3.7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4.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通信能力有限,易受到与其共享信道的无线局域网(WiFi)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纠删码——LT喷泉码编码来保证可靠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喷泉码的无码率特性,即发送端源源不断地发送经过LT码编码的编码包,接收端只要接收到足够数量的编码包,就能够成功恢复原始数据包。在CC2430为核心的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LT喷泉码的可靠传输协议,并在WLAN干扰情况下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T喷泉码的可靠传输协议对WLAN的抗干扰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5.
以水 -甲醇为流动相和InertsilODS3为固定相 ,系统地研究了银杏萜内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上保留行为。研究表明 ,银杏萜内酯容量因子的对数和流动相中甲醇含量呈线形关系 ,其相关系数γ大于 0 .965。  相似文献   
36.
用海藻胶包埋紫草细胞,在紫草色素生产培养基M_9中,常温、黑暗下培养不同时间,收集培养液并提取色素,进行紫外—可见全波长分光光度扫描和TLC分析。结果表明:固定化紫草细胞可连续分泌紫草色素,其主要成分与天然成分基本相同,产量已达到一定水平。此外对海藻胶包埋条件、固定化珠粒的稳定性以及1L固定化植物细胞反应器生产紫草色素工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7.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棒杆菌(CorynebactetiumSp.),可利用N-乙酰氨基肉桂酸作底物,通过酰基转移和氨基转移两步酶促反应,生成L-苯丙氨酸。利用0.2mol/L的乙酰氨基肉桂酸可生成0.06mol/L的L-苯丙氨酸,摩尔转化率可达30%。  相似文献   
38.
2005年9月1日,我们敬爱的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师时钧院士不幸逝世,这是我国教育界、科技界和南京工业大学的重大损失。时钧院士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著名的科学家,深受大家尊敬的化工学家,是我国化学工程学科的奠基人和水泥专业的开拓者。他毕身致力于化学工程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时教授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化工教育事业中,他先后出任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化工系主任,并受命创建我国第一个硅酸盐工程专业,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代水泥专业毕业生,为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56年,时钧与汪德熙、汪…  相似文献   
39.
应用氯化钴和低价含硫化合物低压合成四羰基钴盐的技术于氯苄羰化合成苯乙酸的生产工艺中。结果表明甲醇水溶剂系统有利于低压合成四羰基钴盐;氢氧化钙作中和剂使用,要求羰化产物后处理的温度提高,以保证苯乙酸的产率;碱的用量和浓度是影响苯乙酸产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利用低价含硫化合物的强配位能力和还原性及它作为助剂催化引发氯化钴的羰化反应的工艺条件,以便在较低的CO压力下合成四羰基钴盐。对几种常见含硫化合物的引发反应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可以引发钴盐的羰化反应,过多的添加则会阻断氯苄羰化反应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