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6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1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系统分析评价断层封闭能力的思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评价断层封闭能力需要利用多种方法对断层进行全面解剖。提出对断层封闭性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的思路,即利用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油藏地球化学、流体力学、地球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方法,全面研究断层封闭性的4种基本参数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的断层四维封闭模型。图1参18  相似文献   
32.
根据岩心、电测曲线、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长岭凹陷大情字井油田青山口组沉积微相类型、沉积特征及其沉积微相的分布规律。利用测井曲线的幅度、形态、接触关系和次级形态4个要素,建立适合本区的青山口组三角洲环境的各种沉积微相解释的测井相模式,为各小层平面沉积微相和砂体分布研究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选用流动单元评价方法——FZI值法对中38区块扶余油层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结合该区的实际地质特点,在物性分类的基础上,将聚类分析法应用到流动单元的划分上.此方法在该区应用效果好,各流动单元间界限用流动系数和渗透率值可以清楚地区分出来.将流动单元划分的结果与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相结合,提出可行性较高的井网调整和部署方案.  相似文献   
34.
泌阳凹陷的油气藏在时空分布上明显受到新生代构造的控制。主控断层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明显,铲式断层上盘的半地堑有比较稳定的沉降中心,控制烃源岩演化与生烃洼陷分布,为周边构造带提供了丰富的油源。大量实例证明,泌阳凹陷主要砂体大多发育分布在变换构造控制区内,尤其是核三段的8个砂组,特征更加明显,其主力砂体均分布在变换构造发育区,变换构造控制了储层的分布;该凹陷的构造演化经历的4个阶段,分别对油气运移起到了不同的控制作用,从而形成了泌阳凹陷阶梯状和单向垂向运移2种油气运移方式;伸展构造控制了圈闭的形成,为油气聚集创造了有利条件;构造作用使各成藏要素紧密联系,易于形成有利成藏组合,最终形成有利的油气富集区。  相似文献   
35.
为了弄清双河油田Ⅵ油层的储层发育特征,为该区剩余油的开发提供较为符合实际的储层地质模型,对该区沉积相类型进行了划分,该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远砂坝、前扇三角洲泥、分流河道间湾共六种沉积微相。研究区可作为储层的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前缘席状砂砂体及远砂坝砂体。  相似文献   
36.
37.
目前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油气发现量与实际生烃量相差较大。为了加快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重点开发区块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进程,基于泉241-州16区块岩心相、测井相及岩屑分析化验等资料,利用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结合沙三中亚段时期的区域沉积背景,对研究区沙三中亚段的主力砂组和重点开发小层的沉积微相、砂体发育和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中亚段属于扇三角洲前缘沉积,沉积微相类型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及席状砂5种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为最主要的沉积微相类型,在平面上呈北西—南东向辫状分布,砂体在平面上呈现由近源到远源逐渐减薄的分布特点,并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浅水进积型扇三角洲前缘的沉积模式。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块后续勘探开发提供地质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8.
针对油藏存在的问题,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渗流等效的原则,进行了网格粗化,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严重非均质的极复杂断块——胡5断块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模拟研究,得出了该断块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对比分析了不同方式下的4个开发方案,推荐出了指导该油藏下一步生产的综合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39.
中高含水期砂岩油藏在长期注水中容易形成大孔道,造成注入水无效循环,影响开发效果,降低了油藏采收率.该文以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为例,综合考虑影响储层大孔道形成因素,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率变化率等多种静态和动态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后计算出大孔道综合指数.并以此为建模参数,采用相控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了研究区储层大孔道三维模型,定量表征储层大孔道分布和发育情况,为油田后续的注采方案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通过选取影响大孔道形成的静、动态指标确定大孔道综合指数,然后建立大孔道模型的方法,为储层大孔道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对同类油藏大孔道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0.
正反转构造类型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用实例对每类正反转构造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介绍了正反转构造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方向,对各类正反转构造控油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