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72篇
矿业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Zetasizer Nano S9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纳米磷酸铁粉体进行粒度测定的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分散剂及其用量、超声时间、磷酸铁在测定液中的含量等因素对粉体分散性能及粒径测定的影响,确定了纳米磷酸铁粉体粒度分析的最佳条件,即以蒸馏水为分散介质,质量浓度为1 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分散剂,纳米磷酸铁质量浓度为0.2 g/L,超声时间为15 min时,激光粒度仪测得的结果与扫描电镜表征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2.
有序介孔氧化铝的合成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铝为原料,聚乙二醇1540为模板剂,碳酸铵为沉淀剂,合成了有序介孔氧化铝。通过BET法比表面积测定以及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分析,对合成的有序介孔氧化铝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重点考察了合成的有序介孔氧化铝在高温条件下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合成的有序介孔氧化铝在高温条件下保持了良好的介孔结构,但比表面积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3.
34.
微反应器制备纳米氢氧化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酸镍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采用微反应器技术对制备纳米氢氧化镍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流速和反应温度对纳米氢氧化镍颗粒粒径的影响,并通过ZetasizerNano-ZS90激光粒度测定仪、D/MAX-2500X型XRD和SEM-4800-I型场发射扫描电镜分别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镍的粒径分布较窄,且平均粒径随反应物浓度提高而增大,随流速增大而减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室温条件下,乙酸镍溶液浓度为0.2mol/L,流速为8.68m/s时制得了近似球形形状、平均粒径为29nm,粒度分布窄的氢氧化镍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35.
聚甲醛二甲醚反应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甲醛二甲醚(DMM2—8)是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绿色柴油添加剂,可以采用三聚甲醛和甲醇为原料合成。用基团贡献法对聚甲醛二甲醚合成反应体系中主要反应的反应焓变、反应Gibbs自由能变和反应平衡常数以及多种基础热力学数据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298.15—473.15 K,反应体系中三聚甲醛分解为甲醛单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而甲醛与甲醇反应生成DMM2—8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随温度升高反应逐渐向不可自发进行转变;以上两步反应耦合后,在整个温度范围内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反应平衡常数减小,但反应均可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36.
碳酸氢镁溶液热解能耗占整个白云石碳化法制取钙镁盐产品工艺能耗的45%左右。为了降低热解能耗,通过优化碳化工艺条件,以提高碳酸氢镁溶液浓度。通过正交试验对碳化温度、白云石灰乳中氧化镁质量浓度、二氧化碳气体流量、过碳化时间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在碳化温度为10℃、白云石灰乳中氧化镁质量浓度为16.60 g/L、二氧化碳气体流量为433.04 L/h、过碳化时间为10 m in时,白云石灰浆碳化所得碳酸氢镁溶液中氧化镁质量浓度为18.79 g/L,远大于目前工业生产中5~8 g/L的水平,为白云石碳化工艺的节能降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混合流体汽液及液液界面张力分子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定标粒子理论表面张力方程以及 vd W- 1型混合规则 ,计算了混合流体的表面张力 ,对 64个二元体系 ,7个三元体系的表面张力计算平均相对偏差为 0 .80 %和 2 .43% ;应用 Boudh- Hir和 Mansoori提出的部分互溶体系的界面张力模型 ,给出了硬球直径的确定方法 ,对 37个部分互溶二元含水体系的界面张力进行了计算 ,绝对平均偏差为 1 .5m N/m,相对平均偏差为 8.9% ,计算精度满意。  相似文献   
38.
在紫外光引发条件下采用气固相法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合成氯化聚氯乙烯,研究了聚氯乙烯(PVC)氯化的动力学行为,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紫外光强度和氯气含量对PVC氯化反应的影响,通过自由基反应机理建立了PVC氯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方程参数进行了估值。结果表明:该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PVC的氯化行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2.6 kJ/mol,指前因子为9.97×1010 s-1。  相似文献   
39.
利用双环戊二烯合成气干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该树脂用于制造原子灰,原料得到综合利用,产品性能优良,工艺简单,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0.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分别以γ-Al2O3以及γ-Al2O3、高岭土和HZSM-5分子筛三种物质的混合物为载体,通过负载钴活性组分制备了氯化铵与甲醇合成氯甲烷的催化剂,根据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实验结果对催化剂进行筛选并在此基础上对所筛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操作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氯化铵和甲醇原料比1.1∶1,反应温度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