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5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7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Pd/γ-Al2O3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物理化学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考察了其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载体内部有Pd元素,Pd和载体γ-Al2O3发生了强相互作用。在对甲烷与氘化氢间的氢氘交换反应中,Pd/γ-Al2O3催化剂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2.
以2-氯烟酸、4-哌啶甲酸甲酯为原料反应合成2-[N-(4-甲氧基甲酰基)哌啶基]-3-吡啶甲酸乙酯,幵对合成的产物通过TLC跟踪、测定熔点、红外光谱以及核磁氢谱迚行结构表征,通过实验讨论了4-哌啶甲酸甲酯与中间体2-氯烟酸乙酯的配料比、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配料比2-氯烟酸乙酯∶4-哌啶甲酸甲酯=1∶1.2,反应温度为110℃,同时确定最佳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63.
实验研究了以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型Ru/γ-Al2O3催化剂体系上甲烷与氘化氢之间的氢氘交换性能,考察了各反应工艺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原料气流量、反应原料气中HD/CH4的比等因素对Ru/γ-Al2O3催化剂上甲烷与氘化氢之间的氢氘交换性能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Ru和载体γ-Al2O3发生了强相互作用;在对甲烷与氘化氢间的氢氘交换反应中,Ru/γ-Al2O3催化剂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4.
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考察了Pt/Al2O3催化剂对甲烷氢氘交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进料组成不变条件下,温度663K时,甲烷转化率随温度增加快速升高,但随反应物流量增加而明显减小;温度663K时,甲烷转化率几乎不随温度和反应物流量而变化;在反应温度566-793K,反应物总流量不变条件下,当HD/CH4=1.5-2.5时,甲烷转化率随HD/CH4增加而减小,进料组成发生变化时,转化率随HD/CH4的增大而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65.
以深圳市白芒河流域为监测对象,对该流域的地表径流量以及水质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探讨了雨水径流冲刷效应以及初期雨水截流参数。结果表明,污染负荷在时间上存在一个明显的初期效应。研究区域雨水截流率按30%~40%考虑,截流总量按雨量时程分配,并取前35~45 min内累计雨量,重现期按一年设计时,初期雨水的截流比较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66.
针对传统岩体质量分级RMR法(Rock Mass Rating)中存在的评价方式偏于保守或过于激进等问题,为使评价更客观科学,对RMR法各项指标进行了研究;对岩石强度指标、岩心质量RQD和节理间距指标评分进行了非线性拟合研究;对节理性状的指标进行了加权平均法研究;引入地下水修正系数,增加RMR法的适用范围;修正后的RMR法在山东某金矿进行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修正后的RMR法可以客观评价岩体质量等级;该矿山花岗岩和煌斑岩巷道的岩体质量等级分别为Ⅱ级和Ⅳ级;花岗岩岩性巷道支护方式为锚杆+锚网支护,煌斑岩岩性巷道支护方式为锚杆+喷射混凝土+锚网+锚索+钢拱架支护。  相似文献   
67.
建立某110 kV户内主变压器室通风散热三维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变压器室自然通风临界温度,机械排风速率,进、出风口位置及大小对其散热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始方案与优化后方案中变压器室内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原始方案中变压器自然通风临界温度约为22℃,且随着室外环境温度升高,自然通风时室内变压器靠近底部区域易出现热量堆积,造成变压器散热量无法及时排出,进而对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危害。在自然通风临界温度为22℃时,所需最小机械排风速率为2.56 m·s-1。增大进、出风口面积以及降低出风口位置均有利于增强变压器室内散热效果,使变压器室排风温度显著降低。将两个风机位置调低可使出风口平均温度降低1~2℃。与原始方案(风量2.56 kg·s-1)相比,优化后方案(风量降低至1.50~2.00 kg·s-1)可满足该变压器室通风散热需求,从而达到优化风量、降低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graphy, sEMG)手势识别算法通常将一维sEMG转换成二维肌电图作为CNN的输入。针对sEMG瞬时样本量偏少、以及一维sEMG转换成二维肌电图时带来的局部时序特征丢失等问题,提出了将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ultivariat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MD)算法与Hilbert空间填充曲线相结合的方法,以提升手势识别算法的准确率。采用开源数据集NinaPro-DB1作为实验数据集;通过MEMD算法对sEMG进行分解;将分解后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s)作为Hilbert曲线的填充域(Hilb-IMFs)映射成二维肌电图;选择DenseNet作为手势识别的基本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对于传统信号升维方法在手势识别准确率上约有4%的性能提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9.
针对目前三维点云配准中传统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存在的速度慢、精度低的问题。采用微软Kinect2.0深度传感器从真实的场景中获取目标物体的点云数据,通过点云分割、滤波、下采样等预处理工作,确保点云配准质量。在点云的粗配准中,使用特征点采样一致性算法,使点云获得更好的初始位置,为精配准创造了良好的初始条件。在点云的精配准中,提出一种利用线性最小二乘法优化的点到面ICP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的均方根误差为0.788 mm,时间为56.31 ms。与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ICP算法和特征点采样一致性改进ICP算法相比,改进后的算法配准精度分别提高了30.9%和33.6%,速度提高了18.9%和32.1%。  相似文献   
70.
通过现场噪声监测调查,利用SoundPLAN软件对某半户内变电站进行实体建模,预测其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噪声分布,指出了半户内变电站布置方式在噪声防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得出了主变对周围高层建筑垂直向的噪声影响范围。对主变改造为全户内布置时的通风散热进行了分析,需额外增加风机数量,额外增加了噪声源,并需对风机进行消声处理。提出了主变采用露天布置时,可减少进风风机数量,并可进一步优化风机运行方式,降低风机噪声影响。对各种尺寸的主变进风百叶窗噪声扩散规律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满足主变散热条件下,应控制进风口尺寸越小越好。为变电站平面布局的改善及噪声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