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5篇 |
免费 | 103篇 |
国内免费 | 9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3篇 |
综合类 | 145篇 |
化学工业 | 254篇 |
金属工艺 | 87篇 |
机械仪表 | 261篇 |
建筑科学 | 159篇 |
矿业工程 | 82篇 |
能源动力 | 30篇 |
轻工业 | 228篇 |
水利工程 | 88篇 |
石油天然气 | 179篇 |
武器工业 | 15篇 |
无线电 | 21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64篇 |
冶金工业 | 99篇 |
原子能技术 | 21篇 |
自动化技术 | 1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80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108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119篇 |
2011年 | 124篇 |
2010年 | 84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75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探究微生态制剂对健康、便秘和腹泻人群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能力。本研究以健康、便秘和腹泻人群 为对象,令其定时、定量摄入水苏糖(stachyose tetrahydrate,Sta)、益生菌纯粉(probiotics power,PP)、益生 菌剂(probotic preparations,PPrs)3 种微生态制剂,共6 周,采集新鲜粪便样本并提取DNA,利用Ion torrent PGM 二代测序技术进行16S rRNA V3区扩增子测序,并用气相色谱检测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表达水平,最后联合多变量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测序数据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序列属 于硬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约占总序列数的94.37%。随着微生态制剂的摄入,受 试人群肠道菌群的群落结构多样性明显增加,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中的Blautia、Lachnospira以及瘤胃菌 科(Ruminococcaceae)中的Faecalibacterium、Oscillospir等与产SCFAs相关的菌属都明显地增长,其中Blautia和 Faecalibacterium与SCFA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SCFAs的含量以及肠道中相应菌群的增长与减少都与微生态制剂的成 分相关,在3 组受试人群中,服用Sta组,丙酸含量显著增加,乙酸与丁酸含量也在2 周左右有所增加,并伴随产 SCFAs的菌属快速且大量增长;PP组肠道中只有乙酸含量有所增加,丙酸和丁酸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而产SCFAs 的菌属增长较明显;服用PPrs组,乙酸和丁酸含量明显增加,且便秘和腹泻人群在停止服用后,其SCFAs的含量 接近于健康人群,常见的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Parabacteroides等外源性益生菌均明显增长,可能性致病 菌相对丰度降低,表明服用PPrs对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作用以及影响更大。此外,根据肠型的分析,Bacteroides和 Prevotella在饮食的共同驱动下会调整并改变肠型,而仅通过所选择的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在驱动肠型改变方面不 显著。综上所述,肠道疾病状态的人群服用微生态制剂后,肠道菌群结构向正常人群的状态调整,菌群多样性和 SCFAs表达水平提高,表现出持续抑制肠道有害细菌生长,促进有益菌的增殖,以此来维持肠道菌群结构的稳态。 经扩增子测序分析获得初步结论为:微生态制剂有改变腹泻、便秘人群肠道菌群整体结构的功效,并且PPrs要比单 一的Sta或PP调整肠道菌群的能力更突出。 相似文献
52.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鱼腥草浸泡酒中香味成分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uv)测定其多酚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主要香味成分为羧酸及羧酸酯、醇类、萜类以及醛酮类物质,其中己酸乙酯占检出成分的66.94%,丁酸乙酯(6.55%),月桂烯(4.51%),戊酸乙酯(2.00%),并检测出药理学活性的甲基正壬酮和乙酰龙脑等物质;多酚含量为1.92mg/mL,自由基清除率为62.00%。结果表明,因鱼腥草有较独特的化学以及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得鱼腥草浸泡酒具有较丰富的营养及药理成分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一种微型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判别白芍药材品质合格与否的方法。方法对106批次白芍药材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同时采用微型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光谱,根据药材芍药苷含量大于或小于1.2%,将药材区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建立合格与不合格药材判别模型,并采用训练集样本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外部验证,以识别率和拒绝率为模型评价参数。结果模型验证集、校正集及训练集的识别率和拒绝率均达100%。结论微型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准确、快速判别白芍药材的质量。本研究对快速鉴别药材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55.
56.
目的:确定砂梨品质形成及劣变关键点。方法:以早生新水、沪晶梨18、沪晶梨67为试材,将成熟度一致的3个品种的梨果实于(1.0±0.5)℃、相对湿度85%~90%的冷库中贮藏60 d,每10 d测定果实品质和10个电子鼻传感器的感应值。结果:沪晶梨18和早生新水为典型的果糖积累型,沪晶梨67为山梨醇积累型,3个品种梨均为苹果酸积累型。冷藏期间,沪晶梨67可保持较高的果实带皮硬度、果肉组织硬度、脆性和咀嚼性;含有较高的葡萄糖、山梨醇和总糖含量,可滴定酸、苹果酸含量较稳定;贮藏风味浓郁,受冷藏时间调控小,耐贮性佳。沪晶梨18的果皮特性、紧实度和脆性优于早生新水,拥有较高的果糖、苹果酸含量和果糖/总糖,可保持较高的甜酸度,贮藏风味浓郁。早生新水易软化,可滴定酸含量呈急剧下降趋势,综合风味受贮藏时间调控大,不耐贮。早生新水和沪晶梨67梨果实挥发性化合物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氮氧化合物、甲烷、硫化物、乙醇等挥发性化合物。结论:早生新水、沪晶梨18、沪晶梨67的安全冷藏期分别为30,40,60 d。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不同含糖量黄桃果实的耐贮性。方法:将不同含糖量的锦绣黄桃贮藏于(2±0.5) ℃的冷库中,测定贮藏0,14,21,28,35,(35+3) d的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质构,并利用核磁共振技术(NMR)和质子核磁共振成像(1H-MRI)技术测定果实自由水含量和弛豫时间以观察贮藏期间果实变化规律。结果:贮藏期间,低糖组果实果肉组织硬度、果肉紧实度及果实咀嚼性特性下降速率较快,尤其是贮藏后期(14~35 d)水分丧失量较大,耐贮性较差;高、中糖组果实质构品质保持较好,耐贮性好,贮藏前期(0~21 d)水分含量较高且无明显变化,贮藏后期水含量略下降但仍高于低糖组。结论:含糖量高的锦绣黄桃货架期可达3 d,在贮藏期间可保持较高的自由水含量和品质,耐贮性较好,0~14 d为冷藏下的优质保鲜期,21 d为安全保鲜期,28~35 d为品质劣变期。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黄牛骨肽(cattle bone peptide,CBP)的免疫调节活性,采用巨噬细胞RAW264.7和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进行考察。基于细胞水平,考察不同浓度CBP对RAW264.7细胞增殖及吞噬功能的影响。通过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考察CBP的非特异性免疫活性。利用迟发型免疫反应和血清溶血素水平测定CBP的特异性免疫活性。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CBP可以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且增强其吞噬中性红能力。与免疫低下组小鼠相比,CBP饲喂组小鼠的体质量、相对脾脏指数、相对胸腺指数、白细胞相对数量、碳廓清能力、吞噬荧光微球能力、血清溶血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免疫调节活性与剂量呈正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CBP可以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活性,为CBP在食品及医药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60.
将多层织物的快速设计与透明叠加法结合设计多层接结织物组织,先利用Excel表格绘制该类多层织物组织图,再用透明叠加处理法确定接结组织点获得接结组织图,将多层织物组织图与接结组织图合成构成一个整体结构的多层接结织物组织。在利用文章提出的设计技巧对多层接结织物组织图的绘制过程中发现,用快速设计技巧绘制多层接结织物组织图快速、省时、准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也为该类织物组织CAD软件的开发提供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